高新产业的甘肃自信——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增长的启示
原标题:【提振信心 力促增长】高新产业的甘肃自信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增长的启示
华天科技,这家深耕于天水市的老牌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近50%,总市值逼近2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支撑华天科技股价连连上涨的动力,无疑是其步步稳增的优良业绩,而作为行业龙头的华天科技,也正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迸发出令人欣喜的新活力。据省工信委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92亿元,同比增长22.41%。这一增幅,高于同期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平均增幅,也高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平均增幅,在全省经济的“大盘子”中表现抢眼。
启示一:龙头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稳健增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电子信息产业能有如此亮眼的市场表现,究其原因,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功不可没。
就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来看,以天水华天、华洋、天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企业收入已占据全省电子制造业的75%以上,龙头企业天水华天电子集团继续引跑全省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77%,已发展成为在全球集成电路封装行业第六名、国内同行上市企业第二名。
同样,天水华洋电子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近年来,其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在40%左右,今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达到2.3亿元,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集成电路引线框架行业排名第三的科技型企业。
数据显示,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68亿元,同比增长23.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4.25亿元,同比增长19.8%。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龙头企业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枝独秀,近几年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收入总额31218万元,2015年收入总额48132万元,2016年实现公司收入65520万元,今年预计收入总额将超过8亿元,其政务云、医疗云、教育云等已在全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甘肃万维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位居全国首位。(转4版)
此外,甘肃信业科技、兰州大方电子、兰州雨思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上述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过亿元,增速分别为66.11%、39.1%、17.63%。
启示二:深耕细作终得丰厚回报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为何能有如此骄人业绩?业内认为,企业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我省电子信息领军企业对于行业发展脉络的专注,折射出整个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逻辑。
华天科技于200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长期以来,这家上市公司专注于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致力于在这一细分行业领域赢得一片天地,“打造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的第一品牌”。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先进封装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力度,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公司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华天科技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华天科技成功的秘诀在于专注、持之以恒的专注,近十余年房地产的赚钱效应何等诱人,多少企业放弃主业而转投房地产,但华天科技能够顶住诱惑,在市场的起伏波动和激烈竞争中,始终专注于主业经营,才能在一个行业内集聚优势,站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目前,华天科技集成电路年封装规模和销售收入均位列我国同行业上市公司第二位。
同样,天水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冲压、蚀刻工艺为一体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企业之一,在西北地区更是只此一家。公司主导产品SOT、QFN系列配套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南通富士通等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QFP176产品,目前已量产并销往台湾日月光公司、韩国安靠、新加坡恩智浦、马来西亚芯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封测企业。
对于企业持续高增长的原因,华洋董事长康小明认为,除了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大环境好这一宏观经济因素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企业自身的坚持,一路走来,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这一行业,深耕细作,守得云开方能见月明。
启示三:电子信息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如果说专注和坚守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增长背后的核心原因,而行业自身所蕴藏的广阔市场前景则更加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极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仅以软件服务业为例,据工信部统计,前三季度,全国软件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9827亿元,同比增长14.1%,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视。
对于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省工信委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冯昱认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尤其在集成电路封测、锂离子电池产业、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具有资源能源、地理区位、应用市场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加之,省委、省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曾经,大西北的交通不便,还有“孔雀东南飞”的人才困局,都是我省本地企业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今在业内人士看来“已成往事”。
康小明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今年,天水通了高铁,让天水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内陆小城,这给当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加上互联网的畅通,曾经困扰企业发展的区位劣势早已淡化。同时,甘肃有着优质的工业原材料配套产业,政府各部门对企业发展很重视,政策和资金扶持都很到位,这些都坚定了企业在甘肃长远发展、不断壮大的信心。
对于人才这一曾困扰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蒋哲峰给出了一个“万维做法”,那就是立足甘肃,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向全国市场要效益,万维在上海、杭州、无锡、成都、天津五地成立研发中心,吸引高科技人才加入团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研发能力。这种跨区域的人才融合发展模式,为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让甘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平台,这为我省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互联网和交通的发展,让甘肃和世界零距离,有着雄厚工业原材料基础支撑和较强科研水平的甘肃,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正逢其时,大有可为。(记者沈丽莉 范海瑞 通讯员杨勇)
青浦这个千亿产业赛道,未来可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活跃、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等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对于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青浦区正以软 信业 和电子信息制造业 为核心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千亿产业赛道,明确聚焦“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和终端、工业和应用软件” 三大细分产业,坚持“软信引领、软硬协同” 发展思路,通过“三稳三促” 良性互动,推动青浦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形成上海乃至全国技术水平领先的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稳运行、促保障,筑牢产业根基
青浦区不断强化企业运行跟踪服务,灵活联动多元“政策工具”,全方位为经济稳健上行注入澎湃动能。精准锚定区内中通吉、联虹、精测等重点存量企业 稳定运行,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同时不断挖掘新技术领航者、新产业开拓者、新业态创新者、新模式践行者等增量企业 ,为青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夯实根基。此外,青浦区还将进一步深化属地协同联动机制,撑起一张高效的服务网,敏锐监测、跟踪企业发展动态和存在问题,靶向发力,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助企解困,为产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稳龙头、促集聚,提升产业能级
青浦区聚焦青西华为、青东网易两大“链主”企业发力,以“链主”企业牵引项目落地,带动聚合产业链资源,实现青东青西“两翼齐飞” 。其中,青西以华为链主企业为核心,深入推进汽车芯片产业发展,以模拟芯片整车测试应用为突破,加速数字大芯片的研发认证,推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相关业务在青西布局,将青浦打造成为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第四增长极。青东依托网易游戏研发业务布局优势,基于现有网易电竞生态园区产业定位,积极争取游戏代理板块业务在青东落地,推动相关影视、电竞、动漫、文创等业务及周边产业链公司在青东集聚,打造“泛娱乐”生态圈。

稳融合、促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青浦区聚力软硬协同 发展,通过“以软促硬、以硬带软” 双向驱动方式,积极推进工业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格创东智、汉得信息等重点软信企业,加强国产软硬件耦合适配,适时打造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推广中心,提升纵向适配、横向集成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大力驱动多极联动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市西软件园为协同试点打造专业团队 ,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发展“共同体”。此外,青浦区还将进一步强化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与多元应用场景的深度契合,匠心打造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性项目,全力促进软硬件技术深度交织、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凭借创新之力领航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记者:王阳(首席)
资料:区经委
编辑:沈逸清
终审:余民(首席)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我在中安信业申请了贷款,资料审核通过,需要多久-汇财吧专...
[回答]小额贷款申请条件:1、为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大陆居民;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经营地点;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4、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