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用户投稿 15 0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过去这段时间,中美贸易战慢慢打成了科技战,中国从对等还击变成了被动挨打,我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同时肯定也会有个疑问,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到现在GDP已经成了世界第二,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企业数目甚至超过美国排到了第一,但科技竞争力却仍然不足呢?

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落后吗?

其实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一直在持续增加,以至于很多国外学者都要和中国的高校合作科研项目,因为中国的科研经费更好争取。合作科研的增长也确实带动了中国的科研水平。虽然在重大科研突破上尚有差距,但在对科技前沿的跟踪上,中国并不落后。

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转化能力弱吗?

其实中国的《拜杜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就颁布了,各个高校也都成立了技术转化办公室或者类似的机构,政府也一直支持高校教授创业。

是因为我们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吗?

中美科技战的一大原因就是对《中国制造2025》这个政府主导的全面规划的恐惧,因为那里对人工智能、对机器人、对工业互联网等等重点领域都有很详细的规划,各地的地方政府也都基于这个规划对这些重点领域做了大量的投入。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其实要说中国科技产业没有进步是不客观的,就是因为看到了华为、中兴们的实力,美国才会想方设法打压他们。但我们的问题是,在科技产业的关键环节上缺乏掌控力。这才是我们在科技战中被动的原因,也是中国要尽快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中国在科技产业的关键环节上缺乏掌控力?

因为科技产业的掌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着产业生态的完善逐步建立的;同时也不是一个一个技术环节单独实现的,而是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各方都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形成了多个环节的控制。

芯片产业就是个明显的例子:71年Intel研发出了CPU,标志着个人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到了80年代,感受到日本的压力,美国各大IT公司就开始纷纷合作,到1987年,美国最大的14家半导体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独立的研发机构,叫Sematech,并且出钱出力合作研发,促成了美国IT产业的振兴。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为了芯片制造技术的提高,1997年Intel还牵头成立了极紫外光刻技术联盟,并且把从美国政府那里高价获得的技术拿出来和合作者共享,这才有了今天的光刻机企业ASML的江湖地位。而且他们并不惟一,在协作中,联盟的一批企业都获得了关键环节的技术能力。像芯片研发、设计软件、生产、封装、测试等等环节,美国都有比较强的掌控力。

中国科技制造业的产业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和国外企业的合作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因为是给全球的产业生态提供配套,所以我们的产业生态往往并不完整。国外先进企业往往把核心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低附加值环节甩到中国。

中国虽然逐步锻炼出了科技人才优势,建立了产业集群优势,使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科技制造,但核心环节仍然没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才是我们的科技产业大而不强、容易受制于人的原因。

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在产业技术升级较慢时并不严重,像家电产业;在技术基本架构不变、技术升级迅速时,就会比较严重,因为我们必须要依赖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提供核心部件或技术授权;而当技术基本架构都有可能被颠覆的时候,产业生态就会重构,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在IT领域,中国要想在x86架构的固定计算领域掌握关键控制点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过去这些年一直高度依赖于少数企业不断升级的CPU的供应。

幸而移动计算和异构计算渐成主流,意味着对传统固定计算的颠覆,就连苹果都要开发基于ARM架构的电脑处理器了。中国要在这个新的技术领域加快布局,未来就有可能避免今天华为芯片断供的局面。

但是坦白讲,要在移动计算领域实现赶超难度不小,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资金、或者没有政策支持,而是因为我们过去缺乏产业深度协作的经验。

因为缺乏深度协作的信任,中国虽然有全球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寒武纪,但他们也必须自己制造芯片;虽然有全球顶尖的网络技术公司华为,但他们选择自己去做芯片设计;虽然有逐渐逼近第一梯队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却不愿深度参与前沿芯片的研发;连典型的应用平台公司阿里巴巴都希望完成纵向整合,自己设计生产芯片。这些,和技术越来越先进、协作越来越紧密的未来趋势是完全背离的。

在过去的全球协作中,中国往往是从属的角色,自己把自己的技术做好就好了。但未来要掌握科技产业的核心控制点,我们必须要成为产业生态的主导者,必须要建立企业间深度协作的规则和信用。这不光是IT领域的问题,这几乎是每个科技产业的问题。

所以中国真正应该加强的,是科技产业生态的建设。 协作精神融入到每个中国企业的灵魂之中,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对产业关键环节的掌控力。

政府近期提出的“国内大循环”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认为国内大循环不应该只是消费,而且要包括研发和生产。 也就是说,至少和发掘内需同样重要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实现科技创新生态的大循环,完善企业之间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 。这样,供需才能达成平衡,才能保障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而且,我们依然坚信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当我们在国内形成完善的、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的时候,我们也才能更加主动地布局全球科技产业生态,更好地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当然,就像我前面讲到的,因为我们过去在构建产业生态上的经验欠缺,总结全球科技产业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产业生态建设找到可行的方法,是我们眼前的当务之急。我在后面的文章里,会从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个角度,讨论中国科技产业生态建设的成功关键,欢迎继续关注。

更多产业深度分析和底层思考逻辑,我们会在“前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报名加入。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何止光刻机!任正非一针见血,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的原因找到了

芯片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一个是设计,一个是制造。现在设计方面华为已经破冰,但是芯片制造方面却仍有软肋。台积电的工艺虽然先进,但是却受到美国技术限制,美国也正是抓住这点要彻底切断华为芯片供应链。

而除去台积电之外,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由于受限于顶级光刻机,至今也不过是刚刚完成14nm芯片量产。

有专家表示,中国芯片制造技术至少落后国际顶尖水平20年。为什么中国芯片行业会落后这么多呢?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任正非一针见血

起初,中国芯片行业是全面落后的,从PC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的电脑绝大多数也都是使用的英特尔芯片。

我们既没有拿得出手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没有自己的芯片制造产业,但是现在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足以比拟高通,华为是怎么完成破冰之举的呢?中芯国际是否可以借鉴经验呢?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2019年5月份,任正非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终于吐露出了这个秘密:“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了,这个芯片砸钱不行的,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中国要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个方面努力地去改变,我们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站得起来。

显然,任正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的秘密,那就是既缺钱,但更缺人才 !华为芯片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除了“砸钱”之外,还“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那么中芯国际是否可以借鉴华为经验呢?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如果中国人自己不回来做的话,谁来帮你做?

如果我们要说中国芯片制造,那么首先就得了解中芯国际的发展史。

当初国家邀请张汝京院士到大陆建厂,张汝京一口答应,表示很早就想为祖国做点儿事,并且还称:“如果中国人自己不回来做的话,谁来帮你做?

于是便带领团队(团队以技术人才为主,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台积电,包括张汝京,以及现任中芯国际总裁梁孟松博士也都来自于台积电 )评估了包括香港在内的5个城市,准备择地建厂,最后经过内部投票选择了张江。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张汝京至今还认为这个选择非常正确,他认为:“张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在那个时候的土地比较集中,再加上聚焦张江的政策,比较适合中芯国际的发展”

而且中芯国际从建厂到投片只用了13个月,直接打破了行业纪录(一般在1年半-2年半)。这个纪录直到几年后才被韩国三星追平。

随后又仅用去4年,中芯国际就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厂。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然而16 年过去了,中芯国际在国际上的排名却不进反退,从第四名跌到了第5名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才流失!

首先是创始人张汝京在和台积电长达九年的官司中引咎离职,随后就是张汝京离开后中芯国际“严重内讧,导致管理层频换、大批核心员工出走 ”。更重要的是,许多技术人才也因此开始青黄不接。

所以,从复盘来看,中芯国际的发展和华为起初研发芯片一样,都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宝贵的人才优势。

如果中芯国际能够像华为海思一样,拥有一段静谧的成长期,那么如今的中芯国际必然不止于此。至于顶级光刻机不发货等问题,只能说是次要问题,核心还是在于人才。 (当初中芯国际也曾遭遇设备封锁,最终还是张汝京走自己的关系并承诺只会生产民用芯片才拿到设备。)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为什么中国芯片人才缺口那么大?

为什么中国芯片人才缺口会那么大?既然知道是缺人才,那么是不是就该大力发展人才?

然而想法是好的,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由于半导体行业艰苦,变现周期长,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意踏足芯片行业,甚至有“晶圆毁一生,封测穷三代 ”的说法。

除此之外,芯片人才既要求创意,又要求经验,所以年纪都很大。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张汝京表示,世卫组织定义65岁以前都是年轻人,在芯片行业尤其如此。德州仪器有一位名叫杰克·基尔比的博士,集成电路的发明人就是他,自己跟他做了四年,每天都有很多好点子。并且基尔比博士除了集成电路之外还有7-80个含金量十分高的个人专利。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台湾有一个半导体行业的前辈,86岁还在叱咤风云,经验多,人也聪明能干,但是接班人也在65岁左右。 ”(这里疑似说张忠谋,86岁才正式宣布退休)。

中国为什么科技落后 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什么不够强?怎么理解国内大循环?

所以,光刻机是很重要,但是一台光刻机并不能振兴中国芯片产业,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的真正原因还是缺乏人才。如果张汝京能够和张忠谋一样一直在中芯国际工作到86岁才宣布退休,如今的中芯国际又会是什么样?

最后 ,对于“晶圆毁一生,封测穷三代”的言论你怎么看?年轻人是否应该去搞芯片?你觉得中国科技人才的薪酬达到天花板了吗?

相关问答

21.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_作业帮

[最佳回答]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

有四大发明享誉世界的的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科技落后啦_作业帮

[最佳回答]小农经济,不需要机械化大生产,从而没有对生产工具有需求,工具创造没有.重文轻理技术行业为下九流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我们科技如此落后?

有此问题不奇怪。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是百年奋斗的结果,客观上自身体量也决定了,中国只要发展起来个头一定很大。至于科技水平,这个问题和经济体量的相...

有人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对于这个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

部分正确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这个问题,跟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之问)类同。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就是:“尽管中国古代...第...

【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作业帮

[最佳回答]一、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纵观人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阶段式、阶梯式的发展趋势,并与此相对应地产生几种不同的文明文化文化...

我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封闭的国家政策:清朝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对外国文化、科技的排斥态度,长期以来限制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我国科技自古以来落后于世界,所以我国无法赶超世界科技先进...

[最佳回答]不对,我国科技水平数千年来一直代表着世界的最高水平,有些科技成果领先于西方国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是在明朝以后渐渐停止发展,直...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包括()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

[最佳回答]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有: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闭关锁国...

中国科技从什么时候落后的呢?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16世纪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先进的基础上并未产生世界意义的近代科学。这一时期中西科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