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半导体产业链再下一城 诚志股份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海控集团
本报记者 曹琦
12月30日,诚志股份公告称,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集团”)全资子公司青岛海控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清华控股、南昌工控等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收购清华控股全资子公司诚志科融控股有限公司98.23%股权,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诚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志股份”)29.37%股权,海控集团成为诚志股份第一大股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局成为诚志股份实际控制人。
海控集团变更为第一大股东
12月30日,诚志股份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诚志科融送达的《关于清华控股转让诚志科融100%股权进展的通知》。据了解,2021年9月3日,清华控股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诚志科融100%国有股权,2021年10月,国化投资与南昌工控投资组成联合体,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方式收购清华控股所持诚志科融100%股权(国化投资98.2326%,南昌工控投资1.7674%)。
后经协商,青岛海控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控”)拟承接国化投资在联合体中的全部权利义务,与南昌工控投资组成联合体,继续推进本次交易。
2021年12月28日,青岛海控、国化投资、南昌工控投资与清华控股签订《四方协议》,并已提交北京产权交易所。当天,青岛海控与清华控股还签订了《关于诚志科融股权转让事宜的补充协议》,此次交易完成后,青岛海控将持有公司控股股东诚志科融98.2326%股权,南昌工控投资将持有诚志科融1.7674%股权,并将通过诚志科融间接持有诚志股份29.90%股权。
据了解,青岛海控母公司海控集团成立于2018年11月,直属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的国有资本控股集团,主要立足于服务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科技创新”“经略海洋”等发展战略,布局新兴科技产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光电半导体、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四条产业链。
而诚志股份是清华大学在清洁能源、半导体显示材料和生命医疗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清洁能源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资源,产业符合西海岸新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规划,同时新区积极打造综合化工产业园区和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将为诚志股份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青岛海控联合京东方等计划共同投资81.7亿元,建设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而液晶材料业务是诚志股份重点布局的产业,也是京东方上游产业,此次股权收购完成后,诚志股份将可以借助海控集团的国有资本和产业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做优,将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西海岸新区,优化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链上游环节,打造光电半导体产业生态集群。
公司液晶面板业务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缺芯少面”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攀升。
诚志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持续的缺芯少面现象,使得各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实现大幅增长,价格高点出现在今年7月,32英寸面板价格涨幅最为迅猛,超过169%;43英寸到55英寸的超高清面板价格涨幅超过100%;6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价格涨幅达75%以上,液晶面板行业迎来近10年来最大涨幅。进而带动公司半导体显示材料产品线就一直处于产销两旺、订单量饱和的状态。
在液晶显示材料领域,诚志股份液晶半导体业务主体北京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是国内主要的液晶材料生产厂家,秉承清华大学液晶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创液晶材料国产化先河,发展成为我国规模大、品种全、服务完善的液晶材料金牌企业,并创立了国产液晶自主品牌“slichem”。
诚志永华为全球最大的TN/STN混合液晶材料供应商、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混合液晶材料供应商及OLED材料新锐供应商。2021年上半年,诚志永华实现TV用液晶销量同比增长136.58%,中小尺寸产品用液晶销量同比增长151.87%。同时,通过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负性液晶销量持续攀升,同比增长135.36%。“截至目前,虽然面板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价格下降将进一步利好需求上升,液晶半导体业务发展未来可期。”上述负责人称。
其认为,短时间内要解决上述缺芯、少面现象,国内企业需要进行供应链的全球布局,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保证供应链安全,以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长远来考虑,要根本上解决上述缺芯、少面现象,最核心的办法是建立本土化的芯片、显示屏制造产业,既进行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目前基于我国是全球芯片、显示屏的最大、最高增速的市场,可利用需求端的话语权,从低端及特殊工艺开始替代,同时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以加强本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来逐步实现产业链的本土化、国产化替代。
基于上述逻辑,今年诚志股份液晶半导体业务主体诚志永华成功引入北京电控产业投资、上海国科、京东方A创芯企业管理中心等15家战略投资者。“一方面能够充实资金,扩大自身产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以客户端为代表的外部优质资源的进入,能够给公司市场、技术、渠道、品牌进一步拓展空间。”该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近年来,诚志股份经过对主营业务的梳理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明确了“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战略并一直贯彻实施。
其中,“一体”是指以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产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是利润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而“两翼”分别指以北京诚志永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材料产业,以D-核糖、工业大麻为核心的生命医疗产业,是诚志股份重要的业绩贡献来源和公司未来提升的两大支柱。
2021年诚志股份发展迅猛,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7亿元,同比增长4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2742.36%;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0亿元,同比增长163.87%。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积极顺应国内疫情好转、市场需求增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的有利局面,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价格涨幅,上下共同努力,积极谋篇布局,稳定生产,柔性生产,开拓市场,取得了优秀业绩。
清洁能源板块方面,诚志股份灵活切换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产出比率,主要产品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公司所经营的清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并处于阶段性高位。此外,通过积极把握丁辛醇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契机,通过开发下游客户资源,拓展销售渠道,灵活组织辛醇和正丁醇产品、异丁醛和异丁醇产品的转产切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液晶显示领域,受2021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及“宅经济”的影响下,国内市场对液晶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对TFT产品的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加之面板行业不断向国产化转移,诚志股份半导体显示材料市场需求增加,产销量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生命医疗板块,诚志股份致力于D-核糖等天然发酵产品的开发及市场开拓,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和品质优势,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D-核糖产品制造及应用领域完整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同时,公司还于2019年并购的诚志汉盟掌握了全球领先的CBD提取技术,可以生产高纯度CBD晶体(99.5%以上),提供不含THC的广谱系油,并掌握规模化提取CBDV、CBC等十几种高价值大麻素的核心技术。
记者获悉,目前,诚志汉盟正按照云南省相关规定积极准备申请《云南省工业大麻加工许可证》的各项资料;工程建设已经完工,设备单机调试已完成,正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带水联动调试以及带水、带料联动调试。正在申请政府相关部门的消防验收,通过后即可开始试生产及加工许可证申请工作。该公司待厂房正式交付后即可开展试生产,并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以尽快取得工业大麻加工许可证。
(编辑 崔漫 孙倩)
家鸿口腔撤回IPO申请:实控人蹊跷易主,利益输送疑云再起
临上会前夜,家鸿口腔却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12月23日,深交所官网披露,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主动提交了《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而按原计划,家鸿口腔本应在12月24日上会,那时发审委将最终决定公司的上市命运。
家鸿口腔为何在“临门一脚”前主动选择出局?24日下午,贝壳财经记者两次致电该公司证券部,接电人员均表示并不清楚,随后,记者向公司发送邮件,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有券商内部人士向记者指出,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司往往存在难以解决的“硬伤”,在提前预估难以通过时,这些公司往往选择自己“体面”退出。
从深交所12月2日披露的关于发审委出具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以下简称:“落实函”)内容来看,家鸿口腔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回应。
该落实函中关注的几大问题包括:公司历史股权变更以及关联交易问题;营收、净利、毛利率变化问题;审计机构对境内外客户主营业务收入核查问题;毛利率与同行公司之间差异过大等。这其中,第一大问题即公司现任实控人郑文当初是如何取得控制权的及后续影响事项尤为引人关注。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家鸿口腔的招股书中本身“揭示”出的假牙行业“暴利”同样令人吃惊。
以家鸿口腔主打单品——全瓷类固定义齿为例,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该类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25.34元/颗和126.35/颗。作为家鸿口腔的股东兼上游公司,拜博口腔在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地铁站附近的门店的某工作人员提供给记者的国产单颗固定氧化锆全瓷冠全套治疗价格3000元/颗,进口德国的一颗则要6000元/颗。其表示,拜博口腔国产供应商不仅来自家鸿口腔,还来自其他厂家,国产的价格都是3000元。
从毛利率来看,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9.75%、47.19%、42.55%和 43.91%。从单品来看,公司全瓷类固定义齿(假牙)毛利率水平最高。2018、2019 年,固定全瓷类义齿毛利率保持稳定。2020年,扣除合同履约成本的影响后,固定全瓷类义齿毛利率为63.43%,2021年为58.88%。
虽然毛利率较高,公司却仅仅是纸面富贵。报告期内,公司只有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略高于净利润,其余时间均少于净利润。
主动撤回申请,放弃“临门一脚”背后
2001年12月,家鸿口腔前身家鸿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于深圳市龙华区,公司主营固定义齿(假牙)、活动义齿(假牙)和正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公司过往发展史发现,家鸿口腔的上市之路走得可谓十分坎坷。2015年12月2日,家鸿口腔正式挂牌新三板,2017年9月11日终止挂牌。2020年12月初,家鸿口腔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中途经历了一次中止审核后,2021年12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原本拟定于当日召开2021年第73次审议会议,决定家鸿口腔能否过会。
然而12月23日,深交所官网披露,家鸿口腔向交易所提交了《深圳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家鸿口腔的上市审核。
为什么在距离上市仅差“临门一脚”之际撤回上市申请?12月24日下午,贝壳财经记者多次致电家鸿口腔证券部,接电话人员表示,不了解同时不方便透露,其证券部和董秘办负责人都在开会。记者随后向该公司发送邮件,截至发稿,尚无回应。
记者从多位保荐机构人士口中了解到,主动撤回申请的案例往往发生在自身有“硬伤”,且难以解决的企业身上,这些企业有的会体面地主动退出。
“临上会撤回申请的情况一般是发生在企业自查发现有硬伤,预估解决不了就不上去献丑了,或者企业本身判断行业和自己出现了大事比如贷款逾期。有时监管也会电话通知企业,如果能解决但是需要时间还不如先撤了,上会了再不过后面再报很麻烦。”某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实控人蹊跷“易主”背后,郑文的哥哥郑方是谁?
从12月2日披露的关于发审委出具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以下简称:“落实函”)内容来看,家鸿口腔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回应。“落实函”共包含10个大问题,包括股权变更,第一大问题即是家鸿口腔的股权历史变动问题。
与多数拟上市企业不同的是,家鸿口腔实控人郑文并非公司创始人,其于2012年首次作为财务投资人加入公司,2014年他即被推举为公司实控人,而公司的创始人王蓉目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且仍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为公司副董事长并主管境内业务。
郑文为什么能取代王蓉担任公司实控人?
2001年12月,王蓉、王登合计出资 50万元成立家鸿口腔,当时,王蓉出资45万元,持股比例90%。此后数年间,二人持股比例一直未变。
2008年12月,为引入财务投资人,王蓉将公司20%股权以1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转让给张勇乾。王蓉持股比例变更为70%。
2012年7月,王蓉又将12.24%的股权(94.77万元出资)以94.77万元价格转让给谢金龙,目的是为了引进谢金龙作为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并促成收购珠海新茂及ACER事项,变更后,王蓉持股比例缩水至57.76%。
正是这次收购成为了王蓉失掉实控人“大位”的关键导火索。面对标的巨额收购资金缺口,2012年8月,家鸿口腔的股东们集体向公司增资2500万元,也同样是由于资金紧张问题,家鸿口腔引入了财务投资人郑文。
当时郑文的股东身份并未公开。其是通过他人代持的方式进入到家鸿口腔。起初,郑文的同学李珺代替郑文持有当时家鸿口腔14.4893%股份。其后,郑文的哥哥郑方又从李珺手中接过了家鸿口腔的相关股份,同样是替郑文代持。
招股书中写道,在整合珠海新茂过程中,王蓉与发行人其他主要股东谢金龙、张勇乾等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发生“重大分歧”且难以消除。此时,一直隐身在家鸿口腔背后的股东郑文,突然被认为“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投资经历”,王蓉及其他股东均认可由郑文作为新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有效消除股东之间的分歧。
于是,王蓉、张勇乾、谢金龙分别向郑文转让部分股权以实现控制权让度。2014年12月,郑文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并在 2015 年 5 月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王蓉则自愿放弃控制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并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分管公司境内销售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上位家鸿口腔实控人之位的郑文,其在家鸿口腔中的所有股权仍由其兄郑方代持, 直到半年后的2015 年 5 月解除了股权代持关系。而据落实函内容显示,李珺当初代持郑文股份的资金来源同样来自郑方。
在郑文取得公司大权之前,其本身作为一个隐身幕后的财务投资人,如何在不到3年时间内取得对立双方股东信任继而安心将股权转交给他。此外,哥哥郑方出资协助弟弟郑文在家鸿口腔中的资本腾挪背后,二人是否有其他有关家鸿口腔利益的划分?
家鸿口腔IPO申报材料中披露,郑文于1971年出生,早前曾在中信证券出任深圳分公司财务会计主管;1999 年 7 月从中信证券离职后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上学;2001 年7月至2006 年 6月,还曾任港股上市公司深圳明华澳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其后便在一系列投资公司中任职,直到2015年开始出任家鸿口腔董事长兼实控人。
至于哥哥郑方经历如何,招股书中提及,郑方长期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从事高科技、互联网等相关行业的投资活动。此外,招股书还显示,郑方实际控制企业有近50家,控制+担任董事的企业有近80家。这一数字远远超过郑文名下的4家。
企查查数据则显示,郑方旗下掌握有多家资管公司,并与国内互联网巨头三六零集团关联匪浅。
北京凯金阿尔法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是郑方旗下注册资本最大的一家资管公司,于2016年1月5日成立,注册资本34616.4997万元。该公司直接投资公司有5家,间接持股企业则高达274家。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这274家企业中至少30家为三六零(证券代码:“601360”)集团旗下企业。
借钱给同学投资自家企业,同学暴赚背后 是谁获益?
如果说郑文能够跻身家鸿口腔实控人让人意外,那么公司的另一位自然人股东吴迪加入家鸿口腔则让人怀疑是否有利益输送的影子?
本次IPO前,家鸿口腔共有3名自然人股东分别是郑文、李珺、吴迪。郑文作为实控人在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李珺、吴迪二人在公司均不担任任何职务。
和李珺一样,据招股书披露,吴迪同样是郑文的同学。
2015 年12月,在郑文带领下,刚刚易主一年的家鸿口腔成功挂牌新三板,紧跟着次年4月,家鸿口腔开启了第一次定增,其定增对象只有两个——泰康拜博和吴迪。
此次定增价格最终被确定为 4.57 元/股,可以称得上是“贴地价格”。根据招股书披露,该价格的定价依据是发行人在参考净资产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次增资价格,根据家鸿口腔 2016 年 2 月 5 日披露的《股票发行方案》,截至 2015 年5月31日其每股净资产为2.18 元。
然而,仅仅半年后的2016年9月,家鸿口腔再度启动第二轮定增,此时定增价格却已经飙升到了14.518 元/股,相当于增加了2.17倍。
泰康拜博是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泰康人寿”)旗下的控股子公司,除了泰康人寿外,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该公司26.0490%,是其第二大股东。泰康拜博旗下拥有国内知名口腔医疗机构泰康拜博口腔医院(简称:“拜博口腔”)。因此,招股书中将引入泰康拜博入股视为深度绑定下游企业,与之深入合作。
拜博口腔是产业链下游企业,与之深入合作可以理解,那么引入吴迪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招股书显示,吴迪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因看好医疗器械行业而愿意投资家鸿口腔。此外,招股书对吴迪身份并未作过多展示。
吴迪入局的整个过程也有些不合逻辑。首先是吴迪的资金来源。招股书显示,吴迪的认购资金是向郑文借的,这笔钱直到一年多以后才还。招股书称,在确定参与定增并签署认购协议后至缴纳认购款时,由于预留的筹资时间较短,资金周转紧张,故向郑文提出借款。此后已于2017年4月向郑文归还了全部借款。
接下来,吴迪的操做更是堪称“空手套白狼”。招股书显示,其2017 年 3 月 29 日按 14.52 元/股价格分别向分享投资、杭州南海转让 75 万股股票,成功套现2178万元。之后2017年4月,吴迪再向郑文归还全部借款。一套操作下来,根据吴迪确认并经测算,通过上述股份转让行为,吴迪获取了 808.2 万元的投资收益。
整个过程,吴迪本人一分钱没出,却获得了 808.2 万元的投资收益。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吴迪还持有剩余的150万股,若以14.52元/股的价格测算,吴迪通过这轮操作净赚金额接近3000万。
另有市场投资人士表示,吴迪入股可能仅仅是替郑文“股权代持”,此过程中只扮演白手套角色,真正的受益人可能只有郑文自己。
吴迪前期参与定增资金来自董事长郑文,其本身对家鸿口腔有何帮助?吴迪作为房地产投资人,之前又投资过哪些公司等问题,贝壳财经记者向该公司发送邮件,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1 万元卖掉的子公司成公司关键客户,背后有无利益输送?
关联交易问题同样成为了交易所关注的重点。
招股书显示,家鸿口腔的经常性关联交易对象包括泰康拜博、侨城菲诺口腔、康必达、固特福。除了泰康拜博外、侨城菲诺口腔、康必达、固特福都被郑文控制或曾经被郑文控制过。
侨城菲诺口腔、康必达与家鸿口腔之间的交易内容主要为销售义齿,且报告期内的交易金额并不大。比较例外的是固特福。
固特福全称深圳市固特福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其曾为郑文实际控制的企业,2019年6月11日,郑文将固特福的全部股权以1万元价格转让给佳讯发展有限公司。
1万元的价格贵不贵?根据招股书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个价格显然是过低了。
招股书表示,固特福是家鸿口腔与全球知名种植类产品厂商登士柏之间的合作主体,登士柏一方将技术和品牌授权给固特福在中国内地使用并收取相应的授权费,2019年和2020 年1-6月,光是家鸿口腔向固特福采购种植修复类产品、种植导板类产品的设计、CNC 加工劳务和技术服务,其相关技术服务费用就高达每月 54万元(含税)。
另外,经查阅固特福的审计报告发现,2019 年和 2020 年 上半年,固特福营业收入分别为588.53万元和821.21万元,其净利润分别为 86.23 万元和 34.51 万元, 净利润率分别为 14.65%和 12.38%。
如此业绩下,固特福的价值都不止1万元。那么郑文为什么要转让固特福?
落实函的回复文件里介绍了固特福的背景,其成立于 2018 年 4 月 19 日,最初为郑文通过康必达、朱晖实际出资并控制 100%股权的公司。2019年6月,家鸿口腔将固特福转让前,其有过一次资产评估, 根据2019 年 4 月出具的以2019 年 2 月 28 日为基准日的资产评估报告,固特福总资产评估值为30.19万元,净资产为-33.99 万元。
回复函中称,固特福之所以被转让后业绩表现“脱胎换骨”,是因为截至 2019 年 2 月 28 日,登士柏一方对佳讯发展进行技术授权,再由佳讯发展授权固特福,同时固特福的生产人员的技术需要逐步积累提升。
但问题在于,既然固特福业绩不佳,团队也未搭建完成,佳讯发展为何还要执意收购郑文旗下固特福,而非直接与家鸿口腔展开交易?另外自2019年开始,固特福业绩依赖家鸿口腔,这背后有无利益输送的“身影”?对此,贝壳财经记者同样发函家鸿口腔,截至发稿,尚无最新回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固特福自从郑文手中易主后,其最主要交易对象正是家鸿口腔,交易内容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技术服务。招股书显示,2019年,固特福向家鸿口腔的交易金额为550.31万元,占固特福营收比重93.51%,2020年的交易金额为621.83万元,占固特福营收比重75.72%。
这其中,2019年和2020年,固特福和家鸿口腔之间主要交易内容为“劳务或技术服务”,2019年和2020年金额分别为550.18万元和307.25万元。但从使用效果来看,这些钱却可以称得上是打了水漂。
家鸿口腔回复交易所的文件显示,在与固特福合作前的2018年,家鸿口腔种植修复类产品业务的毛利率为46.06%。但2019年采购了固特福的服务后,其毛利率断崖式下滑到了22.92%,此后直到2021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依旧远不及2018年水平。
一轮轮操作下来,家鸿口腔与固特福的交易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输送”令人生疑。
交易所也同样提出质疑:家鸿口腔向固特福支付相关技术服务费用的定价公允性、商业合理性及必要性, 是否为发行人经销登士柏种植类产品支付的对价?
对此,家鸿口腔回应称,2019 年和 2020 年 1-6 月,公司采购固特福技术咨询和劳务服务后生产的相关产品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22.92%和 30.56%,同期固特福的毛利率分别为18.65% 和17.19%,从交易结果来看,公司向固特福支付的技术咨询和劳务服务费定价合理,具有商业合理性及必要性,不存在为发行人经销登士柏种植类产品支付对价的情况。
暴利的牙科生意背后:家鸿口腔年年盈利却仅是“纸面富贵 ”
本次IPO,家鸿口腔拟募集资金2.98亿元,将用于智能口腔产业园(一期)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服务中心网络项目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分别投入募集资金1.44亿元、4639.7万元、7572.46万元、3129.52万元。
募投项目中,智能口腔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额2.04亿元,是家鸿口腔投资最多的项目,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扩张产能。根据招股书,智能口腔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平均收入约3.4亿元,年均净利润为5227.06 万元。对比之下,2020年,家鸿口腔实现营收2.9亿元,归母净利润3249.55万元。该项目完全投产后产能上相当于另造了一个“家鸿口腔”。
家鸿口腔为何选择“成倍”式扩张产能?公司“过饱和”的产能利用率和“高企”毛利率水平都为公司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提供了底气。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固定义齿、活动义齿、正畸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合计产能利用率104.73%。而在2020年、2019年,其合计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93%(疫情因素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101.65%。产销量角度上,2018年以来,公司产品的产销率均在100%上下,几乎满产满销。
毛利率水平上,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9.75%、47.19%、42.55%和 43.91%。从单品来看,公司全瓷类固定义齿(假牙)毛利率水平最高,2021年高达58.88%。
最后,从下游医疗机构反馈情况上看,其部分牙科产品销售价与家鸿口腔报表中披露的产品出厂价之间有10倍的差异,这意味着,如果家鸿口腔产品未来提价,上游牙科机构的价格敏感性或许并不大。
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的固定全瓷类产品单位成本为125.34元/颗和126.35/颗,销售价格则为309.27 元/颗和304.83元/颗。
然而记者走访北京数家牙科机构了解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双井地铁站附近的佳美口腔门店提供的国产单颗氧化锆全瓷冠全套治疗价格为4800元/颗,若采用进口氧化锆全瓷冠,其全套治疗则为6800元/颗。此外,国贸附近口腔门店提供的国产全瓷冠全套治疗价格也普遍在4000元/颗左右。
而作为家鸿口腔的股东兼上游公司,拜博口腔在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地铁站附近的门店的某工作人员提供给记者的国产单颗固定氧化锆全瓷冠全套治疗价格3000元/颗,进口德国的一颗则要6000元/颗。其表示,拜博口腔国产供应商不仅来自家鸿口腔,还来自其他厂家,国产的价格都是3000元。
另外,门店的上述工作人员还提到,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如果某位患者某颗牙缺失要镶嵌假牙,需要的假牙可能为2-3颗。这也就意味如果某人想镶嵌一颗假牙,其花费要达到6000元-9000元。
由此总结出,家鸿口腔产品募资大举扩张显得很有底气。但其实际上依旧颇具风险,尤其是考虑到公司利润增加,造血能力却难言乐观。
招股书显示,2018年以来持续盈利的背景下,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只有7524.5万元,比之2019年还下滑了近1400万元。
另一数据则是,2019年,家鸿口腔实现归母净利润4419.6万元,但当年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803.04万元。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只有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略高于净利润,其余时间均少于净利润。
那么家鸿口腔为何仅是“纸面富贵”?
报告期内,家鸿口腔报表上的应收账款数字一路上升。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家鸿口腔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4490.05 万元、7521.98 万元、9048.13 万元和 11276.64 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9.50%、14.73%、16.51%和 19.2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彭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危卓
相关问答
武汉多个小区被封,阳性密接触者来自哪里?
武汉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小区被封。,今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发生了疫情,武汉各级防控部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特别是春节期间,严格检查反汉人员核酸检测证明。...
90年代都发生过哪些大案?
90年代凶案:村支书被杀,凶手是村干部,省委书记下令严查,凶手被枪毙1995年10月24日1时许,江苏省东海县南辰派出所里的电话响了。电话是南辰乡南辰村支部书记...1...
汉森门窗是几线品牌_齐家问问
[最佳回答]汉森门窗已经荣获中国铝门窗行业10大品牌,而且是质量服务诚信3a企业,也是绿色环保首选产品,所以它能够称得上是二线品牌。而且随着它的发展,汉森门...
比亚迪汉可以3d控车吗?
比亚迪汉可以通过其配备的3D控车系统实现车辆操作。这一技术利用车内的3D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识别驾驶者的手势和动作,从而实现控制车辆的功能。通过简单的手势指...
巴基斯坦关闭领空是怎么了?会有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哨兵小虎第491条回答。所谓关闭领空属于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时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的举措,尤其是国家在面临巨大的空中威胁时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当然,通用的有划设...
谁知道Rako智能灯控系统有什么好处?
[回答]一款爆炸性新品--LED智能灯泡,超越了LED智能灯桥接器相连和遥控器掌控的容许,为LED智能灯的掌控方式打开了另一扇便利之门。WiFi掌控这款智能灯泡可...
大功率开关面板价格是怎样的?
温州市凤鹰开关有限公司报价:9.5元中山市汉的灯控电气有限公司报价:58元北京松本电器有限公司龙湾分公司报价:19.8元惠州市合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实际工作中,机器学习或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友商也一直在寻求IC的商用化模式,只是没有做出有效的算法,于是走了另外一条降低干扰的路径。在沃达丰的现场比拼中,技术分值华为第一,...
腋臭手术需要多长时间_千问健康
18岁女患有腋臭出汗后异味明显想了解是否可做手术手术是否复杂当天就医是否可以立即做手术是否需要预约
深圳南山科技园都有什么大的企业啊?
TCL!像创维,每个基本上在中国都如雷贯耳、腾讯。这些企业规模都很大、方正!科技园大多是些科技密集型企业有很多企业名称主要产品深圳安科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