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咚共享与AI共进 “智”胜未来
来源:新华网
AI在共享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体来看,智能共享最终让共享服务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对客户连接、服务边界、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重构,智能共享正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在探索自由工作者服务共享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滴咚共享平台在创始人兼CEO萧世奇的战略布局下,已做了一些有益尝试。该平台大力引入AI人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人共享服务,运用人工智能分析数据使决策更加智能化,运用人工智能管理风控使管理更加精细化。滴咚共享平台正以科技创新不断尝试拓展共享服务的可能性边界,不断构建新的共享生态空间,正逐步演化出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人才共享的时代正在到来。一是,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生活角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自由,而共享经济解放出来很多“自由人”,大量“消费者”和“自由人”的对接,让供求双方能够更自由地选择。二是,共享经济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灵活性: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随时参与,并从中受益。因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时代并且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朝九晚五工作制对许多工作来说并不必要,常常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规划用业余的时间,或者自由地工作,在共享经济中付出资源享受利润。滴咚共享平台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在线进行职业技能的分享和交换,帮助共享者提升职业变现能力,让共享者解脱束缚、自由工作,共享参与者不用去办公室,智能连接在线用户,让所有人共享时间、知识、财富,突破原有的地理、时间、连接、信息不对称、交易频次限制,从而实现共享的最优匹配,最终实现自由职业的目的。
作为创业不久的互联网共享实践者,滴咚共享创始人萧世奇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人才共享三者相结合所产生的强大变革力量。紧跟科技大势、深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滴咚共享平台,不断以大数据积累、优秀的技术团队、过人的实力构建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探索研发人工智能等先进的前沿技术,滴咚共享平台专门成立了的研发团队,将通过AI机器学习算法来实现高维度数据并行处理、特征可视化自动选择、多模型融合,提升泛化能力。
当前,以科技驱动共享行业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以多维度大数据的云平台、智能化算法系统与全业态服务深度结合的智能化自由工作者共享服务平台将是下一个千万级的蓝海市场。而在此背景下,滴咚共享平台以行业引领者的姿态,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人才全球共享的战略前瞻性布局,正构建行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文/罗汪洋)
“神奇”水疗仪实为三无产品 上门为老人泡脚骗取钱财
自称医院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让一些老年人用一款“水疗排毒仪”泡脚,清水就会变成棕黄色。这种所谓的“体内毒素被排出”让老年人信以为真,并花钱购买。
近日,陕西安康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利用所谓“水疗排毒仪”专门骗老年人钱财的系列诈骗案。
2018年10月11日,陕西安康紫阳县双河口村退休教师老罗家,来了两名自称是紫阳县中医院的工作人员。
安康市紫阳县双河口村退休教师 罗享甫: 进来以后他就说,你是罗老师吧。我说是的。他说我们是安康中心医院推销足疗仪的。他叫我找个盆,当时把盆找出来以后,马上弄温开水,放盐,他把仪器按亮以后让我泡脚。
老罗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是医院的常客,见对方一来就喊他“罗老师”,就放松了警惕性。这两人打开一个箱子,让老罗在水盆里放入盐,再将一个离子头放进脚盆,开始给他泡脚。
安康市紫阳县双河口村退休教师 罗享甫: (泡了)四五分钟,开始是清水,水的颜色开始变成棕色的。他说这个毒直接从毛孔里面排出来的,当时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这样来得快,所以就相信了他。他说是3980(元),最后是2980(元)交易的。
几天后,家住安康紫阳县城关镇的退休老人刘某也遭遇了和老罗相似的经历。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居民 刘某: 刚开始的时候冒出了淡黄(色),淡黄一会又冒出了黑色。他说黑黄(色)那就说明你身上有毒素,我又想我说平时吃了药,我肾上不好,吃的药也是排毒的,我就心里隐隐乎乎在信。
最终,老人花了一千元买下了这个仪器。当晚,老人让下班回来的儿子体验这款“神奇”的排毒仪,却发现机器失灵了。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居民 刘某的儿子: 用了半个小时水都冷了,就说还没见效果,冒泡也没有冒泡,一点动静都没有,那个仪器上面不是有显示人体的灯嘛,也不亮。
觉察到这款“水疗排毒仪”有问题后,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接到刘某报案之后,紫阳县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并通过“紫阳公安”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寻找受害人的信息,两天时间就有30多名受害人电话报案。
上门推销“三无产品” 五人被刑拘
上门服务,眼见为实,见效付款……这些套路让很多老人对这款“水疗排毒仪”信以为真。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些销售人员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警方对此展开侦查。
警方从受害人提供的产品入手,发现这款名为“东养堂水疗排毒仪”的产品说明书中,没有任何生产厂家信息,也没有任何参照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描述。
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廖聪: 这是违法行为。从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一个是嫌疑人在受害人家里有虚构自己身份的现象,第二就是我们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诈骗行为,涉嫌诈骗犯罪。
调查中,民警通过监控视频发现一辆本地车辆和作案的时间刚好吻合,车主称是几名外地人租了他的车。专案组寻找更多受害人的同时,在司机的协助下抓捕了租车的五名犯罪嫌疑人。
经审讯得知,姚某、李某等五名安徽籍犯罪嫌疑人是2018年10月7日到紫阳县的,不到十天的时间内,他们在紫阳县、汉阴县、岚皋县的八个村镇入户推销出40多台水疗仪,骗取受害人六万多元。嫌疑人的目标很明确,寻找退休后的独居老人。
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 范忠平: (受害人)年龄大概都在六十岁左右,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他们有一定的退休金。
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邓平: 嫌疑人一般都是通过打听,打听哪里有退休老人,直接到家里头,给这些老人推销介绍,最关键的就是他们通过让老人做体验,然后向老人宣传这个东西可以排毒,然后通过现场演示,老人“排毒”的时候泡脚水会发生变色,让老人误以为这个东西可以排出体中的毒素。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个产品来自广东,通过物流形式发送到紫阳。而且该团伙部分成员还涉嫌在湖北作案多起。
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廖聪: 是团伙作案,可能还有漏网之鱼,我们还要扩大抓捕,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目前,姚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水疗"排毒"? "毒素"是电解反应
警方在寻访受害人过程中发现,凡是体验了这款“水疗排毒仪”的老人,最后都花上千元购买这个产品。
那么老人们看到的清水变了颜色,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嫌疑人所说的“毒素”又从何而来?
央视记者带着这款神奇的“水疗排毒仪”来到西安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实验人员在自来水里加入氯化钠,也就是食用盐,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测试嫌疑人所说的“排毒功效”。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 杨蓉: 食盐加入的作用应该是增加水的电导率,现在我们把仪器的腕带,不经过人体直接放入到溶液中,去观察一下它的现象。离子头对应的部分已经开始冒出大量的气泡,原来纯净的水已经变成棕色,有絮状的沉淀开始产生,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经过人体,只是它的离子头和腕带就可以产生类似于“排毒”的这个现象。
通过实验证明,清水变成棕黄色并不是人体排毒排出来的。专家解释,这种化学反应的原理类似电池,腕带和离子头分别是正负极,放了盐的水溶液相当于电解液,由此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仪器通电后,离子正负极发生了电解水的反应过程。随后,专家对杯中液体做了进一步测试。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 杨蓉: 下面我们取一点离子头附近的溶液,去测一下它的酸碱性。我们看到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到溶液中变成了粉色,说明这个溶液是碱性的,PH值是大于8的,碱性会腐蚀人的皮肤。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把皮肤浸泡在里面,实际上是有害的。
安康市紫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廖聪: 当下这种鱼龙混杂的保健品市场,遇到类似有怀疑的东西,及时向工商部门、消费者保护部门来投诉,必要的时候可以拨打110报警。
相关问答
潮汕话罗滴什么意思?
潮汕话中的“罗滴”是一个口语化缩写,意思是“落地”,通常用于表示某个事情已经完成或到达了目标。这个词语的使用较为广泛,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考试得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