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战“疫”我们在行动 佳华科技:不忘科技企业初心 积极开展复工战“疫”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华科技”)是证监会批准的科创板注册企业。公司专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聚焦智慧环保领域、拓展智慧城市应用,是一家业务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物联网技术企业,也是典型的信息消费型企业。
在智慧环保领域,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在环境质量、污染源管理等维度形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对污染事件进行精准溯源、预报预测、动态管控。为40余个城市提供数据运营服务,未来,将拓展全国各个污染重点治理城市及周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生态环境动态数据库和运营体系,为政府、商业、民用等多方面提供智慧环保大数据AI分析服务;在智慧城市领域,公司以环保为切入点,结合公司在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基础,横向拓展,构建智慧城市。公司积极研发视频应用、升级云链数据库、拓展人工智能AI算法等,完善城市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数据,打通城市管理中的数据孤岛,形成高效的协同配合,为城市提供精细化管理。
截止2019年9月末,公司研发人员人数达209人,比2018年末增加26%;研发费用3,159.36万元,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水平2,582.35万元。研发人员的增长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公司未来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形成有力保障,厚积薄发,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并有利支撑公司估值。
01
疫情带来的影响
佳华科技智慧环保业务主要收入主要集中于华北、西北和华东区域,在武汉暂无重点建设或服务型项目。本次疫情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仅造成短期、暂时性影响,主要为个别既定的招投标项目处于延期状态,线下营销服务因交通不便暂时受阻。同时,公司在时间节点上的分布受到财政审批决策、政府管理流程及惯例的影响,一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比重较低。目前来看,预计本次疫情对公司全年经营情况影响较小。
02
复工情况安排
在进入疫情期以来,佳华科技服务的项目全部在正常进行。脱硫作为保障性基础服务,继续开展24小时现场服务,增加了现场消毒及体温测量测等健康监控管理,积极协调物料物流等供应链体系,确保现场安全可控; 在智慧环保、智慧城市等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了线上服务,减少了一部分现场人员,针对设备维护采用了线上远程校准,针对信息推送和管控建议,采用系统推送和微信平台推送的方式,并加大了推送频次,原来集中办公的改为分散办公的方式,从项目管理模式上,及时加强了线上管理互动,保证了服务质量不降低。
在疫情期间,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在保障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保障在岗,并安排IT部门给部分管理及研发人员,开通VPN线上通道,远程办公,工作采取分散办公的模式进行,避免了人员集中问题,整体工作有序推进。
03
科学复工的做法及经验
佳华科技坚决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抗击疫情的决策部署,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宣传、防控,跟踪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并启动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防疫工作、项目实施保障、捐赠等工作进行实时调度安排。并制订疫情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事件。
2、 公司每天进行全员健康排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调查掌握全体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出行动态,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跟踪休假人员的行程,避开疫区,休假返程人员做好隔离。
3、工作场所每天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为出入公司办公场所和作业场所的员工全部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登记。
4、 为数据服务人员、平台服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开通VPN专线,保证软件开发、平台服务、数据服务的正常进行。
04
复工中面临的困难
就佳华科技来说,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企业恢复正常运行,员工陆续返岗,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口罩及消毒水等物资的缺乏。
05
爱心助力,信息技术不断延伸
疫情发生后,公司积极作为,第一时间组织募捐活动,号召全体员工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捐款。第一批物资于2月5日送达,包括10000只医用口罩、4000双医用手套;第二批物资于2月15日送达,包括集护目镜功能的二合一医疗口罩170箱17000只,医用口罩(99%过滤)80箱40000只,医用手套120箱120000双。第三批物资于3月4日送达,包括520套防护服。以上物资全部送于湖北省,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黄冈医院、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四个战场的战士们送去坚实的“铠甲”。
同时,佳华科技不忘科技公司初心,积极研发技术创新。目前,公司研发了“疫情防控AI监控预警分析服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对人员未戴口罩进行智能识别、人群聚集进行预警,进一步减少公共场所下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矫正违规违法行为,降低感染风险率,保障各行各业有序安全复工。
在今年2月,佳华科技凭借在人工智能AI算法的技术能力,一举开发和优化了20多个视频识别算法,在人工智能权威评测trillion paris(即一亿 ID 的人脸识别训练和万亿人脸对(Trillion Pairs))中滚动排名大幅超越之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人脸识别权威评测中,目前排名第5名。
声明
转载、添加白名单以及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文章留言,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不得随意修改及盗用原文。
中国信息化周报(信息化时代)
官网:www.cio360.net
半年报净利盈转亏,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佳华科技一年时间市值遭“腰斩”
记者 | 胡振明
编辑 |
截至8月24日中午收盘,佳华科技(688051.SH)每股收于26.31元,跌4.12%。
自5月5日股价创下新低22元/股以来,佳华科技的股价已经在低位震荡了数月之久。去年同期,2021年8月24日佳华科技股票收盘价为58.15元,目前市值蒸发过半。
近日,佳华科技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和上年同期的2.95亿元相比,减少5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9亿元,和上年同期的0.13亿元相比,由盈转亏,出现了570.52%的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0.79亿元,同比减少4441.07%。
净利润出现了亏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录得-4.57%,相比于上年度末(即今年年初),佳华科技归属于上市股东股东的净资产也出现了收缩,减少了5.08%,由13.23亿元减少至12.56亿元。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佳华科技认为,业绩亏损由收入下降造成 ,主要受疫情影响,智慧城市业务的部分项目周期延长且签单量减少,对公司业务拓展和整体毛利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佳华科技主营业务是为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场景提供基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据服务;正在从主要为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逐渐通过平台化产品转型成为向更多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建立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在ToG和ToB业务板块双线发展。
今年上半年,佳华科技的“感知及平台建设”产品的收入为2199.37万元,收入相对较少,但是毛利率40.54%是所有产品中最高的;“数据运营服务”产品的收入为1.12亿元,但是毛利率25.77%相对落后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这几项费用之中,除了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之外,其余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加。研发费用为5476.86万元,是这几项费用中金额最大者,同比增长了37.59% 。
半年报显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前期资本化项目均已接近尾声且陆续结项,费用化支出增加。
在研发费用的具体情况中,工资薪金及福利3873.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46.49万元,增幅达42%,是研发费用所含明细项目中金额增加最多的项目。
从研发费用情况看,整体上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及福利比上年同期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今年上半年,佳华科技分别于4月30日和6月14日两次公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4月30日公告显示,核心技术人员、时任技术总监廖强因个人原因辞去所任职务,解除劳动合同后廖强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廖强离职后,其原从事的研发工作由公司研发团队承接,公司的生产运营与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开展。廖强的离职不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6月14日公告中,核心技术人员吴强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已办理离职手续并正式辞任,不在公司继续担任职务,其原从事的研发工作将由公司研发团队承接。
截至吴强辞职,佳华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还有李玮、黄志龙、王耀华、冯德星、侯韶君共五位。
根据佳华科技的公告,公司根据核心技术领域及相关人员在研发及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认定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具体认定标准为:1、为公司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深厚且与公司业务相匹配的资历背景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经验;2、在公司研发方面承担重要工作,对公司主要知识产权的发明与设计具有突出贡献。
上半年,佳华科技还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及高层人事变更。
佳华科技第二届董事会于2022年6月30日任期届满,6月29日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李玮、黄志龙、池智慧、赵昂、陈京南、刘克龙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选举强力、麻志明、郑建明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陈京南、任永平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范保娴,副总经理连燕均任期届满离任。
此外,李玮担任公司总经理,王朋朋为财务负责人,黄志龙为董事会秘书,公司副总经理还有黄志龙和池智慧。
相关问答
疫情期间,佳华世纪新城D区做到封闭式管理了吗?物业管理的怎么样?
封闭式管理是做到了,但物业管理比较差。清洁、巡逻不是很到位封闭式管理是做到了,但物业管理比较差。清洁、巡逻不是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