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科技 国任保险倪自团:公司面临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1华夏保险科技峰会

用户投稿 23 0

国任保险倪自团:公司面临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1华夏保险科技峰会

倪科技 国任保险倪自团:公司面临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1华夏保险科技峰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5月29日,由华夏时报社、水皮杂谈共同主办的“2021第四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新科技·新征程”,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保险科技数字创新等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中国保险未来发展变革、战略方向建言献策。

国任保险总裁助理倪自团在“数字化时代保险科技新趋势”对话环节表示:“未来几年,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打造‘数字化科技型’保险公司不断努力。”

倪自团指出:“国任保险总部地处深圳,当前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创新和科技产业资源丰富。国任保险基于这一独特的区位特点,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数据科技驱动、开放共享平台’的经营模式,同时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

同时,倪自团也谈到,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有许多层面的工作要做。近两年,国任保险运用科技手段在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倪科技 国任保险倪自团:公司面临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1华夏保险科技峰会

据其介绍,一是在产品层,该公司建立了产品云引擎。主要是用分布式、微服务的架构,基于国任保险的私有云而建立的。产品云引擎能够积木式快速组装产品,还可以以产品为发动机,去驱动产品相关的业务逻辑。比如,把承保规则、理赔规则配置在引擎中,这么做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率,大概提升了40%的效能。

“未来,国任保险会借助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产品云引擎打造为智慧型、自动化服务的产品装配平台。”倪自团说道。

二是在营销层,国任保险建立了全栈的营销服务平台和企业客户信息工厂。据倪自团介绍,全栈的营销服务平台包括客户和业务人员两个方面。在客户层面,通过API、H5商品仓库,承接客户互联网自助式保险业务;在业务人员层面,量身打造移动展业和服务工具——我们称之为“极速保”和“i国任”,集成了智能保顾、极速出单、自动核保等能力,将出单时间压缩至分钟级,并将自核率提升至80%以上,大大提升了营销线上化和业务专属化。

三是在运营环节上,国任保险运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具体而言,在承保端,通过OCR、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等技术,提升承保精准度和效率。在理赔端,通过移动的自助方式,简化理赔操作。同时,运用视频查勘技术,缩短现场查勘时间。此外,基于语音视频通信、图像识别、图像增强、3D量测、语音识别、大数据反欺诈等新技术,驱动理赔风险实时管控。在客服端,国任保险正在与行业先进的AI公司合作搭建智能客服平台,旨在大幅度提升客服的响应速度与客户体验。

四是在风险控制上,国任保险同样依托先进科技手段。比如,在车险业务中,国任保险与第三方合作,引入里程分、信用分,以及同业风险数据,丰富风险定价信息库,提升定价准确度。在健康险业务中,建立个人健康标准化数据体系,与各地医卫平台对接,利用医疗卫生大数据,将核保前置,同时也降低了理赔欺诈和渗漏的风险。在信用险业务中,建立白名单库,与央行征信系统、第三方数据系统对接,丰富个人信用风险预测模型,在保前对客户进行风险识别,在保中进行风险预测和压力测试。

五是在基础管理上,也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应用。通过数据中台建设,制定公司数据标准及指标集;通过数据治理不断优化公司的数据质量;通过可视化工具来帮助完成经营分析、团队管理、企业运行情况感知、成本归集和优化;专业设计的数字化管理大屏将公司的重要经营指标、业务数据、客户数据都一一实时呈现,为公司提供了最及时、最精准的管理依据,等等。

方舟芯片失败,倪光南该负多少责任?(中)

昨晚引流高峰期间,突然冒出一个通知:本文有不适合发布的内容,推荐受影响!

倪科技 国任保险倪自团:公司面临黄金发展机遇期 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2021华夏保险科技峰会

那些骂我被联想收买的人,骂我花钱买推广的人,我也很想问你们一句:这是花钱买推广的待遇吗?

感谢头条申诉反应很快,昨晚通过我的申诉,解除推荐限制!

心情郁闷,吐槽一下,继续写正文!

李德磊在方舟芯片已经开发成功的情况下,为什么宁可违约国家863计划,也要选择放弃?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倪光南给方舟芯片做的市场计划!

还是梁宁文章《回忆一段倪光南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伤心往事》 ,详细说明了倪光南的计划。

倪光南院士给我讲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做成瘦客户机NC,“云+端”解决方案,替代Wintel架构的时候,我当时兴奋得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这里出现了一个名词,瘦客户机NC。

NC(Network Computer )网络计算机也叫瘦客户机,用来在网络上使用的计算机,去掉了传统的硬盘,软盘,光驱等部件,由服务器提供网络上的程序或存储。

按照倪光南老先生的计划,造出国产芯,用上国产系统,打造一个全国产计算机,绕过Wintel架构对中国市场的封锁。

得到政府认可,拿到政府采购,通过低价占领市场,实现几百万台国产NC机的销售量。

相信当年每一个人看到这个目标,都会激动得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跟随倪光南干下去。

李德磊同样如此!

他热血沸腾地放弃国外一切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创办方舟科技,短短两年就拿出了两代方舟芯片,继续开发第三代方舟芯片。

按照之前谈好的分工,下面推广销售就是倪光南的事情,和李德磊无关了!

结果呢?

按照梁宁所述,她跑遍了国内电子工业一百强,没有一家能给方舟芯片配套主板。

然后倪光南没辙了,麻烦被甩回给了李德磊。

骑虎难下的李德磊,倾家荡产回国发展的李德磊,他还有选择吗?

他只能再招一个团队,给方舟芯片配套主板,自己造NC原型机。

赌上身家性命的李德磊,此刻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能不和倪光南急眼吗?

结果就是2001年10月,在方舟1号芯片通过国家验证仅仅三个月后,倪光南突然辞职离开了方舟科技。(有传言是李德磊将他赶走)

同样赌上所有社会资源的倪光南,也不敢让方舟芯片失败,继续动员有关部门给方舟配套。

最终北京政府出面组织,给方舟芯片进行软件配套。

在这个过程中,倪光南主要协调的两个软件,永中office和linu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换皮搞个中文界面就是国产系统,不需要多说什么。

关键是永中office,没有办公软件的系统,那就是一个玩具。

WPS为什么能活到现在,那是因为兼容了office格式文件。

1995年office捆绑windows95进入中国,短短三年时间一统办公江湖。

到了2002年,你让用户换国产NC机,只能配套永中office,打不开以前的微软office文件。

用户宁可朝机箱倒杯水,申请换新机器,也不会用这样的垃圾!

结果就像《回忆一段倪光南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伤心往事》 中所说的,2003年俞慈声又搞了启航计划。召集中国的所有Office高手、还邀请了韩国的HancomOffice、日本的一太郎技术人员。中日韩三国高手一起破解微软的文档格式,以期能读能存。

举国之力下,国产NC机终于面世。

中关村带头,北京强制下属部门招标采购国产NC电脑。

当时符合条件的国产NC电脑只有一款,搭载方舟芯片的NC电脑!

短短一年时间,北京采购了六万多台方舟NC电脑。

加上科技部缩小东西部电脑教育的“数字鸿沟”计划,又购买了一大批方舟NC机用于西部学校教育!

有人造谣抹黑联想,说联想故意阻挠倪光南搞芯片,造成方舟芯片的失败。

对于这些信口开河造谣的人,笔者上一点案例,联想配套方舟芯片的案例。

2002年11月,在方舟1号产品发布近1年半之后,方舟2号又推向市场。国内最大的IT厂商之一神州数码成为国产CPU的第一个吃螃蟹者。随后,联想、京东方、长城等国内大厂率先采用了方舟CPU产品。

2003年,在北京市的两次政府采购中,联想、神州数码等上万台中标的网络计算机全部采用了方舟CPU产品。

柳传志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小鸡肚肠,否则他也不可能率领联想做到世界第一!

但是不关注用户需求也不懂芯片产业链技术的倪光南,搞出的这个国产NC机,交付客户后爆发了两大致命缺陷。

还是梁宁文章《回忆一段倪光南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伤心往事》,总结出了这两大致命缺陷。 (有人在评论区质疑第一个缺陷,请你好好看下梁宁文章!)

第一个缺陷是网络不畅!

原因很快查明,互联网服务器端被被微软和英特尔(WinTel)联盟把持,也就是网络设备不支持NC机的国产芯片和国产linux系统。

这个问题在当时条件下,可以说是无解!

请问倪光南老先生,当初你负责打造国产NC机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试验产品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

为什么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产品,短短一年被强制购买了六万多台,导致国产NC项目完败?

所以在方舟芯片失败中,倪老先生究竟该承担多少责任?

第二个缺陷是软件不支持!

除了集中力量开发的永中office等主要软件外,其他各部门的专用软件,根本不支持linux环境,导致无法办公。

就像今天的鸿蒙系统,华为自家用的兼容安卓,免费开源鸿蒙不准兼容安卓。

一堆不明真相的爱国人士,至今还在大骂小米OV不用开源鸿蒙不爱国。

不能兼容安卓的开源鸿蒙你让其他企业怎么用?

那时候的linux系统,就是不能兼容安卓的鸿蒙,根本没法用!

北京公安局直接请了一帮清华专家,做出国产NC机不能用的鉴定,狠狠打了国产NC机的脸。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国产NC机,被一刀切赶出了市场,夭折在了2003年。

到了2004年,方舟科技完全没有业务,近乎倒闭关门!

走投无路的李德磊,激怒之下说出了“方舟3号”就是狗屎的言论,宣布放弃“方舟3号”的研发。

李德磊当时对身边人士解释说,刚回国没有看清市场,天真的以为NC有市场,现在才算看清了市场。于是李德磊被人指责公开宣扬芯片无市场论,背上了只顾个人利益,导致方舟芯片失败的黑锅。

那些指责李德磊的人,却漠视一件事,方舟NC机已经没有任何订单!

这种情况下,再逼着李德磊耗费几百万去流片,去制造卖不掉的“方舟3号”,真的合适吗?

当初告诉李德磊,NC机几百万销量的倪光南,他人呢?

2003年上海又出来个汉芯,自然还需要他这位芯片权威专家参与鉴定。

至于后续方舟芯片的死活,和他老人家有什么关系?

按照梁宁的说法, 倪光南帮方舟找钱、找政府、找中芯需要的一切资源,而他本人没有从中芯拿一分钱,零股份。他愿意付出一切,他想要一个新的IT产业核心框架。

所以2004年,随时倒闭的方舟,没有按期完成863计划中的“方舟3号”芯片。

但是没有人体谅方舟的处境,也没有人体谅李德磊的悲哀。

随着2003年国产NC机的完败,方舟芯片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支持,只能自谋生路。

在国家追查“方舟3号”芯片过程中,李德磊团队也分崩离析,甚至员工公然带走公司技术另立门户。

而李德磊也被媒体抹黑成了无良商人,只顾个人私利,不管国家863项目。

到了2006年初,李德磊名声臭了大街。

倪光南老先生一个负荆请罪,轻松甩掉了自己在方舟芯片上面的责任。

笔者为李德磊感到悲哀,但凡有一点点办法,他怎么可能放弃方舟3号?

就这样,2001年成功实现中国芯的时代英雄李德磊,悲催地成了时代牺牲品。

空有屠龙技,竟然无龙可屠!

倪光南老先生不是神!

当年他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也太想证明自己,时机不成熟强行上马国产NC机。

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方舟芯片没有销路,扼杀了中国唯一一次实现国产芯的大好机会!

他该为方舟芯片失败承担多少责任?

补充一点:

在上篇中,笔者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章,核心证据更是倪光南助手梁宁所写回忆录。

这种情况下,还有一堆人质疑文章真实性!

有质疑你们就去查,笔者连引用文章名字都打出来了,你们查不出真假吗?

相关问答

南京空调清洗哪家好-一起装修网

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为您提供南京空调清洗哪家好的相关答案,并为您推荐了关于南京空调清洗哪家好的相关问题,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装修问题,因我而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