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专题策划二|元宇宙向多领域拓展 虚拟人、XR正走向商业化
要点摘要:
1、目前很多公司都将自身业务与元宇宙相结合,延伸出新的“元宇宙”概念;
2、虚拟人作为最典型的元宇宙元素之一,目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3、XR技术是打破“虚实壁垒”的关键,已形成了广阔的下游应用,并不断延伸。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晨)讯 ,今年最热赛道归元宇宙无疑。虚拟人、XR技术已经开始领跑元宇宙赛道发展,相关A股概念公司均拉得多个涨停板。目前元宇宙的热度已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军工元宇宙、金融元宇宙、智能家电元宇宙等概念被纷纷推出。但业内相关人士则认为,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更需要脚踏实地,现阶段元宇宙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面临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层面的限制。元宇宙企业更应潜心钻研技术,拓展应用场景,不应过度炒作。
虚拟人正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
虚拟人是最先被认定的元宇宙元素,从虚拟歌姬洛天依到今年一夜爆火的虚拟网红AYAYI、柳夜熙,都让虚拟人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虚拟人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尤其在消费品市场及娱乐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钟薛高推出特邀品鉴官阿喜Angie,屈臣氏推出屈晨曦Wilson,曼秀雷敦推出虚拟偶像小护士,美即推出M姐,哈啤推出哈酱等,在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营销大战中,各平台和品牌联合发力,虚拟人更是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战场。
元宇宙相关业内人士认为,Z世代数量的增长及其偏好发展,为虚拟人爆发奠定了市场基础。
艺恩数据2021年10月发布的《2021“Z世代”文娱内容消费研究》显示,Z世代圈层内容消费现象逐渐凸显,成为虚拟人的重要消费群体。爱奇艺发布的《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全国有4亿人正在关注虚拟偶像或在关注虚拟偶像的路上。
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03亿元,而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虚拟人在消费和营销市场的普及让各赛道玩家看到了其未来商业化发展的更多可能性。目前,国内虚拟数字人一方面趋向了虚拟主持、数字人明星等泛娱乐场景;另一方面则是金融、文旅、教育等实用场景。
今年10月,湖南卫视官宣了一名新的虚拟主持人“小漾”,升级后将加入《快乐大本营》。而近日,央视新闻的首个冬奥虚拟手语主播也在网络媒体论坛上正式亮相,据悉,她将在2022年冬奥会上为中国听障人群带来手语服务。
今年9月,华为云打造的首个虚拟人“云笙”亮相华为全联接大会,并在现场做了简短互动。据悉,“云笙”将作为新员工入职华为云。
中国电信全资控股子公司天翼爱音乐文化科技也在近日发布公告称,计划采购“元宇宙数字人制作”。这是继11月宣布“元宇宙”战略布局后,中国电信以数字人项目再次向元宇宙靠拢。
除此之外,在金融机构方面,12月初,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智能客服言犀共同合作推出VTM数字员工。而浦发银行则早在2019年4月份就推出了“AI驱动的3D金融数字人”小浦成为浦发首位数字员工,目前已服务数十万用户。
A股市场中,蓝色光标(300058.SZ)、芒果超媒(300413.SZ)、天神娱乐(002354.SZ)、星期六(002291.SZ)、引力传媒(603598.SH)、中文在线(300364.SZ)等均已在虚拟人赛道发力。
星期六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整合了国内顶级的制作团队和IP资源,当下选择了短视频平台孵化相关虚拟人IP,并做了相关制作开发,预计年内有望推出首个虚拟人IP账号。虚拟人IP账号未来考虑以发展IP授权、商务广告及虚拟人带货等相关方式进行商业变现。
早已布局虚拟人赛道的蓝色光标也表示,公司正帮助阿里达摩院定制虚拟人形象、运维虚拟IP,共推虚拟主播直播电商解决方案。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虚拟人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同时会批量推出更多的虚拟人形象以及促成更多的虚拟空间/场景落地。
天神娱乐副总裁贺晗近期也表示,天神娱乐2020年便在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展厅里打造了一个卡通式虚拟讲解员“云汐”,而目前公司正持续钻研光学捕捉与视觉捕捉技术,计划打造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数字人。
中文在线方面表示,今年9月,中文在线与武汉两点十分签订了《数字虚拟人联合开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中文在线海量的内容IP资源及两点十分的虚拟人数字系统、CG技术等全链条技术,共同制定基于元宇宙的应用、服务于内容IP产业的产品战略。
业内分析人士则表示,部分虚拟人已经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不再只是实验室中的设计产品。而布局虚拟人有利于拓展业务线,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变迁,紧靠行业发展的趋势。
XR技术发展将助推元宇宙突破“虚实壁垒”
XR被称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既是元宇宙当前发展的首要基建,也是元宇宙未来持续发展的动能。
相较于当前计算环境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维度和感知提升,元宇宙概念成功“出圈”,使得XR技术在视频娱乐领域更是实现了较多的落地应用。
不同于5年前VR刚诞生时的情景,XR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广阔的下游应用,不断渗透进多个场景。2020年 XR运用最多的来自于2C消费级,包括VR/AR游戏、影视、娱乐教育等。2B级的应用则以工业制造、医疗、零售业为主。
目前,Meta作为全球最大的VR装置供应商,预计2021年出货量将达900万部。Meta预计,10年内元宇宙使用者将达10亿人。考虑到Meta并非独家供应商与换机需求,天风国际预测10年内头戴显示器装置出货量将达数十亿。
2021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002241.SZ)的智能硬件业务收入第一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比达42.11%,首次超过智能声学整机业务的占比。这也说明,以VR为代表智能硬件业务处于爆发前夕,公司已成功切换到VR为主导的成长曲线。目前歌尔股份稳坐VR/AR行业龙头的位置,已与全球主流VR头显品牌达成长期深度合作。根据产业链调研数据,歌尔股份的客户包括Facebook、索尼、HTC和Pico等。另外,歌尔股份也是Quest2以及索尼PS VR的独家代工厂。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基于当前市场热度较高的游戏和影视场景挖掘个性化推荐内容,触发用户购买行为和付费意愿并引发用户粘性和自发传播等行为,打造爆款内容形成流量入口是当前业内XR企业的主流模式,并有望在短期内持续解锁直播、购物、旅游等消费场景。

XR赛道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包括二六三(002467.SZ)、佳创视讯(300264. SZ)、太龙股份(300605.SZ)、洲明科技(300232.SZ)等众多A股公司的加入。
主推场景概念的佳创视讯正在构建运营商级的VR产业大生态链,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近来,佳创VR陆续与云舞科技、720云等厂家在内容制作层面开展深入合作;与insta 360、创维VR、Pico、3Glasses等厂家在内容的拍摄、终端展现、应用移植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技术对接;在VR的使用场景上,佳创VR已提供了直播、点播、巨幕影院、教育、旅游、房地产、演唱会等多种应用场景,全方位的支持2B、2C业务。
太龙股份日前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旗下太龙视觉的XR系统方案已在广告拍摄、直播、影视剧制作、广电栏目等主要应用领域均已经有知名项目落地并已经投入使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元宇宙的发展离不开XR技术助力,除了在娱乐消费领域的应用之外,许多其他领域的企业也正在开始使用XR技术。比如,旅游业用VR促销海外旅游产品,房地产业用VR提供房屋完工前的"虚拟看房"服务等。另外,为了使学生体验到传统课堂中无法获得的真实临场感,VR也会用在员工培训等教育用途。
另外,也有业内分析人士坦言,元宇宙作为一个多种技术的集大成者,目标很宏大,其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XR技术对元宇宙概念表述中的内容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阶段性的实现。
永赢基金分析师则表示,未来一两年,核心关注XR加速渗透的时点,包括软硬件两个维度:一个是设备体验上的改善,比如现象级VR/AR硬件设备(Oculus Quest系列新作、苹果MR/AR产品等)问世;一个是出现爆款应用,比如爆款VR游戏出现。近期,科技巨头们的加速布局,VR上量的时间点可能提前。
元宇宙已延伸至多个领域
元宇宙持续高热,同时引得诸多赛道纷纷向元宇宙靠拢。业内人士认为,元宇宙概念已经从游戏、场景互动等向多个领域延伸,甚至出现了军工元宇宙、智能家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等新概念。
其中,智能家居领域因其自动化电器产品使用广泛且用户增长速度迅猛,在众多赛道脱颖而出,成为最有可能实现元宇宙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全球15亿台蜂窝网络连接设备中就有9.6亿台来自中国,占比为64%;并且,现下我国智能家居生态已初现规模,未来集成态势已成定局。
一位曾在家居行业就职的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智能家居产品因其科技化、智能化,未来的确会有一种可能性,通过‘一键进入元宇宙’模式,当我们脱离现实后,让我们处于一种健康、安全的环境。通过元宇宙遥控器操控家里所有的家电产品等。”
不少业内人士都公开表示,如今智能家电的“元宇宙”时代,人和智能家居设备需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互动”。除了硬件实力外,还搭建集技术架构、AI算法、智能传感器、云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屋智能系统架构。目前仍处在概念初期,真正实现家居元宇宙还需经历长时间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A股公司中,多个家电头部企业已加入元宇宙赛道布局。其中美的集团(000333.SZ)、海信视像(600060.SH)、四川长虹(600839.SH)等均在其中。
美的集团宣布表示其四大物联网平台正式落地,并推出新一代美的智慧家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首个智能家电分级标准,并首次提出了“元家居”概念。
因12月14日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发布“虚拟孪生--元宇宙协同建模仿真方法研究”一则军工需求公告,市场认为元宇宙概念已延伸至军工领域。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数字孪生、AR/VR、仿真建模等技术早已经在军工领域应用。比如川大智胜(002253.SZ)有部队VR模拟训练系统,今年中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模拟训练系统建设项目已通过硬件设备到场点验节点的验收。华力创通(300045.SZ)的仿真技术有应用在军工领域,也有虚拟战场仿真应用。运达科技(300440.SZ)的参股子公司西安维德拥有军工资质并向军工单位提供航空类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设备。
但有业内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元宇宙”从概念到落地实现架构,还会经历一个过程,而这段期间,科技行业还会继续添砖加瓦,逐渐形成完整的架构,但眼下来看,还处于发展初期,不适宜盲目跟风。
人形机器人+军工概念双领域 10家核心企业深度总结(全网最全版)
南方财经 5 月 19 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明,各方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使得科技创造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创新引领效能不断增强,持续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科技发展迅猛,机器人技术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大量涌现。2024 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步入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阶段,其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医疗、家庭服务等多领域,机器人身影随处可见。
新兴装备
新兴装备是航空伺服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其产品在歼 - 20 飞控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它在军工领域的高端技术实力。该公司拥有军工保密资质三级,并且在 2024 年将研发费用率提升至 21%,这显示了其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新兴装备自研的仿生膝关节模组成功突破 20 万次疲劳测试,这一成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意义重大。该模组适配人形机器人战场侦察型号,使其得以进入陆军 “机器战士” 项目的供应商名录,在军事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晶品特装
晶品特装作为单兵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在微型光电吊舱市场占有率超过 70%,2025 年第一季度,其军用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 190%。
 
其全球首款 “狙击手识别” 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的红外成像系统,能够在 3 公里外精准识别热源目标,这种高精度的识别能力为军事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该机器人还获得了中东国家 2 亿元的订单,进一步证明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德红外
高德红外是导弹导引头的核心供应商,在军工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2024 年,其军品毛利率达到 68%,这反映了公司在军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高效益。
 
在机器人领域,高德红外为 DeepSeek 人形机器人提供红外视觉模组,该模组在 - 40℃的极端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这种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适配极地作战机器人项目,为军事机器人在特殊环境下的作战提供了可能。
华力创通
华力创通是北斗三号军用终端的最大供应商,并且是天通卫星的独家承制商,还参与了 “星链” 对抗系统的研发,这些成就表明了其在卫星通信和军事对抗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
 
其开发的军用机器人天基通信模块,实现了在沙漠、深海等无网络环境下的卫星遥控,并且已经通过军委装备发展部的验收,这一成果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通信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奥普光电
奥普光电作为中科院长光所旗下的高端光电设备平台,其光栅编码器被用于东风导弹制导系统,这体现了其在军工精密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水平。
 
奥普光电突破纳米级力矩传感器技术,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人形机器人手指抓握力控制的难题,从而获得了比亚迪人形机器人项目的定点,这标志着其在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成功。
星网宇达
星网宇达作为惯性导航系统专精特新 “小巨人”,在无人机飞控市场占有率超 40%,这表明其在导航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和市场优势。
 
其开发的全球首套 “视觉 - 惯性” 融合定位系统,使人形机器人在 GPS 拒止环境下仍能实现厘米级定位,这一技术成果在军事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凭借此技术获得了陆军无人装备竞赛第一名。
景嘉微
在军工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荣膺 “国产 GPU 第一股” 的称号。其 JM系列芯片凭借卓越的性能,已经成功列装于军用雷达系统之中,这一成果对提升我国军事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在机器人领域,景嘉微同样有着耀眼的亮点。该公司与 DeepSeek 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 AI 推理芯片的优化工作。通过这种合作,其所研发的技术能够使人形机器人在战场环境下的决策延迟控制在低于 50ms 的水平。
雷科防务
在军工方面扮演着毫米波雷达核心供应商的关键角色。其反无人机系统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已经成功出口至 13 个国家,这一成就彰显了我国在反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雷科防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该公司精心研制的机器人用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目标追踪能力,能够同时追踪多达 200 个移动目标。
 
中航电测
在军工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军用传感器绝对龙头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等多种先进武器装备之中,为我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机器人领域,中航电测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六维力传感器成功打破了德国 Kistler 的长期垄断局面,这一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该传感器已经开始批量供货给优必选军工机器人项目,并且在 2025 年其产能将扩大 3 倍。这一产能的提升将进一步满足军工机器人项目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推动我国军工机器人技术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每一次行业变革都是财富跃迁的跳板,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塑估值天花板!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大家仅供参考哦
提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承诺或引导。文中涉及对行业、公司的评论仅为学术探讨。
相关问答
华力创通是科创板吗?
不是华力创通属于科技板块。作为一家致力于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企业,华力创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生产线及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
芯片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术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些在芯片技术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上市公司(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海思半导体:...除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