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董事长周曦: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也将成为巨人的一部分 AI领先者心声・2025
《科创板日报》1月2日讯(记者 黄心怡) 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AI已渗透至经济、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外AI及大模型在技术与产业落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新的2025年,AI必将继续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在2025新来来临之际,作为中国最大的财经媒体平台财联社携手旗下《科创板日报》,推出“AI领先者心声・2025”新年特别报道。邀请中外人工智能领军者与行业精英一同回顾过去一年AI领域突破与创新;同时,展望新岁,深入探讨AI及其产业应用在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云从科技董事长周曦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展望新的一年,AI大模型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首先,预计会出现一批由生成式AI驱动的AI原生应用,这些应用离开了大模型的支持就无法独立存在,它们将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AI大模型及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那些能够紧密结合特定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的专业化解决方案。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将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周曦“AI领先者心声・2025”全文如下:
2024年是AI大模型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国产大模型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竞赛逐渐转向商业应用。
年初,各大厂商聚焦于推出参数量更大、能力更强的通用大模型以展示自身的技术实力;而到了下半年,则更多地转向探索如何将这些强大的AI能力转化为具体的商业价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场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GPT-4级别的模型首次能够在普通个人电脑上流畅运行,这一突破打破了高性能AI模型必须依赖昂贵数据中心的传统认知,使得更多的开发者和个人用户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AI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化和平民化。
这一年,多模态整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结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多模态模型在医疗诊断、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实现了综合分析多种数据源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技术路线多元化和技术迭代加速推进了应用拓展,投入更小、更垂直的行业大模型以及AI智能体不断涌现,特别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出现了专门定制的大模型项目。
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例如,大规模模型训练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了数据量和计算能力增加的边际效应递减。
此外,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公平性问题仍然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大模型在某些敏感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望新的一年,AI大模型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首先,预计会出现一批由生成式AI驱动的AI原生应用,这些应用离开了大模型的支持就无法独立存在,它们将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AI大模型及AI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那些能够紧密结合特定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的专业化解决方案。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将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面对高昂的训练成本和技术瓶颈,行业内外需共同努力寻求创新的方法来推动AI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架构设计和技术路径,如强化学习、知识计算、符号推理等新型路径,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并优化算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确保AI技术的安全可控,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技术创新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25年的AI之路充满了希望与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就能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云从科技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助力中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云从科技科创板上市获受理,业绩曝光,实控人周曦为80后四川人

△云从科技大楼
“ 人脸识别巨头”正式开始科创板上市之路。
12月3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科创板上市申请,其中云从科技拟募资37.5亿元。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达到493家。
拟发1.12亿新股募资37.5亿元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获悉, 云从科技营收呈现快速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亏损2.86亿元,也是设置了特别表决权的企业,为科创板第5家同股不同权“考生”,实际控制人为80后博士周曦,系四川内江人。
天眼查数据显示,云从科技曾用名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27日,注册资本 62824.0562万元。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云从科技注册地在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金隆路 37 号 501 房,主要生产经营地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和路 55弄张江人工智能岛11栋,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云从科技 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公司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其中智慧金融领域,公司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及核心应用已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在内超过 400 家金融机构;智慧治理领域,产品及技术已服务于全国30 个省级行政区政法、学校、 景区等多类型应用场景;智慧出行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包括中国十大机场中的九座在内的上百座民用枢纽机场部署上线,智慧商业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辐 射汽车展厅、购物中心、品牌门店等众多应用场景,为全球数亿人次带来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AI体验。
云从科技设有控股子公司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占75%)、全资的恒睿(重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从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1.1243亿新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 10%。此外,授予主承销商不超过前述发行的股数的 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4067.0562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拟募集37.5亿元,投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投资额 8.133154亿元)、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投资额 8.310648亿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投资额 14.121721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投资额 6.934477亿元),合计项目投资额37.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7.5亿元。
实控人为80后系四川内江人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
2017 年、2018 年、 2019 年,云从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53.37 万元、4.84亿元和 8.07亿元,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631.63 万元、-18067.52 万元和-170801.61 万元。
今年上半年营收为22096.19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8620.22 万元。
由于公司尚未盈利,且设置了特别表决权,因此云从科技选择了同股不同权的第二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
今年9月,云从科技实施特别表决权制度。控股股东常州云从持有的公司1.47亿股股份为A类股,其余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均为B类股,除部分特定事项的表决外,每一A类股股份享有6 票表决权,每一B类股股份享有 1 票表决权。
常州云从直接持有云从科技23.32%股权,根据特别表决权设置,常州云从在公司股东大会拥有64.60%表决权,周曦持有常州云从99.88%的股权,且拥有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周曦,1981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学历,按照身份证号 511011号码,系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
周曦 2010 年8月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11月至2015 年 5月担任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3月创立云从科技,现任云从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投资大王刘益谦亦现身该公司股东榜,以3.86%持股位列第5大股东。
预期未来将逐步实现盈利

△云从科技硬件产品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末,云从科技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03086.17 万元,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
对此,云从科技表示尚未实现盈利,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公司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大额研发费用;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扩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大幅增加。
2017年、2018年、2019年、今年上半年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237.30%、69.79%、264.54%和 188.42%;其中,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 5940.65 万元、14818.94 万元、45415.38 万元和 24747.32 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2.06%、30.61%、56.25%和 112.00%。
云从科技2019年,分别通过释天投资、大昊创业、吕申创业、高丛创业、和德创业等持股平台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参照股权激励前最近一轮公司融资估值测算,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130253.53 万元,并计入管理费用,对 2019 年经营成果影响较大。
虽然,云从科技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积未弥补亏损,未对公司的现金流、研发投入、人才吸引和核心团队稳定性产生显著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云从科技表示,公司上市后,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为公司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和网络,加快市场拓展;并将进一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巩固并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技术优势。通过上述措施,公司将保持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预期未来将逐步实现盈利并填补累计未弥补亏损。
图片来源:云从科技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首席记者 刘勇 实习生 谢冰冰
相关问答
旷视是否已经领先商汤、依图、云从等公司,进入独角兽阵营?
作为一个行业相关人员来讲,题目中所说的四家公司基本上是目前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里面比较牛的公司,但是说旷视一家独大就不敢苟同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商汤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