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用户投稿 5 0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近日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了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最新名单

其中,武平县

福建省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榜

详情如下

↓↓↓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福建省)

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三华股份有限公司

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惠尔康集团有限公司

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御冠食品有限公司

厦门夏商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

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兴盛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东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三明惊石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长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宁德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

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晋江力绿食品有限公司

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莆田市海源实业有限公司

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明良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容和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乐隆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漳州市同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满堂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华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

福慧达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方家铺子(莆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日春股份公司

闽榕茶业有限公司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旭禾米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海新集团有限公司

立兴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和其昌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

宁德市金盛水产有限公司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

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

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闽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乐聚泉食品有限公司

连城县福农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升隆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深沪湾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钦龙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长德蛋白科技有限公司

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

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铭兴食品冷冻有限公司

漳州市港昌工贸有限公司

石狮正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中闽华源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好日子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广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

浦城:聚焦“一优两特三宝”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矩阵

东南网6月11日讯(通讯员 邱春静 曹歆雨)平整的田野里,嫩绿的水稻秧苗铺开绿绸;苍翠的山野间,褐红的灵芝渐渐展开裙摆;起伏的丘陵上,新种的薏米正拔节生长……初夏的浦城,田野、山间,处处勃发着生命的力量,蓄积着丰收的希望。

“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浦城有三宝,丹桂、薏米、灵芝草”……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浦城,虽地处东南丘陵地带,但水系发达,河谷密布,孕育着肥沃的土壤,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浦城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一优两特三宝”——浦城大米、酸菜、酸枣糕、丹桂、灵芝、薏米,深挖特色农业资源,强化品牌打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优”领跑

浦城大米擦亮“金字招牌”

水田泛着粼粼波光,插秧机在田间穿梭,初夏的仙阳镇,一棵棵秧苗整齐地扎进土壤开始汲取营养,静待丰收时节穗低垂,粮满仓。

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高效运行,经过脱壳、谷糙混分离、色选、抛光、装袋等程序,一粒粒色泽晶莹的优质浦城大米装车销往浙江、上海等全国各地。

粮食综合产能连续4年位列全省首位,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2万亩以上。202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1.48万吨,其中,再生稻两季平均亩产968公斤,最高亩产达1382.7公斤。2025年,浦城县计划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约47.88万亩,其中再生稻种植10万亩。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高标准农田建设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何让“福建粮仓”米更香?近年来,浦城县一手抓品质提升,一手抓品牌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们根据灌排化、机械化、田园化、生态化、数字化的要求,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杰介绍说,目前,全县八成以上永久基本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优“浦城大米”,既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近年来,浦城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借力院地合作,以再生稻科技小院、院士工作站等形式实现专业人才下沉,构建“科技特派员-当地农技干部-乡土专家”三级联动指导体系,为粮食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同时,通过推广“稻-再-油”轮作,“稻-油”“稻-鱼”“稻-药”等轮作模式,降低种粮成本,提高水稻品质,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好山好水出好米,为了让“浦城大米”行稳致远,当地大力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全力擦亮“浦城大米”品牌。依托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专业力量,制定出台浦城大米团体标准,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加工质量都有据可依;建立食品检验检测所提供检测保障,大米、粮食、饮用水等品种都有证可查;建立溯源防伪管理体系,通过“三确一检一码”认定,检验报告、溯源防伪都有迹可循,呈现给消费者绿色、安全、健康、优质的大米。近年来,浦城县获得了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个“国字号”荣誉。日前,在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权威单位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浦城大米”产业集聚区品牌价值攀升至421.17亿元,相较去年净增11.31亿元,品牌强度达845,也让“浦城大米”这张“金名片”更加耀眼。

“两特”飘香

酸菜、酸枣糕带出富民产业

农历四月中旬,正是九牧镇黄毕洋长杆白菜收获菜籽的时候。在黎处村,土生土长的“黄毕洋”人余祥友正和村民一起,敲打下种子为冬种作准备。“黄毕洋是九牧镇黄毕、洋墩、黎处三个高山村的通称,这个长杆白的品种,至少传承了200多年。”余祥友介绍说,黄毕洋特有的长杆白制作的酸菜,具有酸、溜、爽、脆等特点,不仅开胃解腻,还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丰富的维生素。

“过去,这口让人念念不忘的黄毕洋酸菜,只是村民自留过冬或赠送亲友的小菜,如今,已经成为了九牧镇做好‘土特产’文章,激活乡村发展潜力的富民产业。”九牧镇党委书记黄林彬说,乡愁,也是生产力,近年来,九牧镇立足自身特色,推动毗邻的黄毕、洋墩、黎处三个村成立黄毕洋片区党委,领办黄毕洋农林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扩大种植,创新“白菜入股”的方式吸引村民入社,以“收购价+二次分红”的方式提高村民种植长杆白菜的积极性。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古法腌制酸菜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不仅如此,九牧镇还以“双领办”机制为抓手,建设具备自动清洗、真空包装、高温消毒、风干冷却低温储藏等功能为一体的腌制产品标准化生产车间,与江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科技赋能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并成功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让黄毕洋酸菜成功拿到了市场的“入场券”。

2024年以来,当地在村民自种800亩长杆白菜的基础上,流转土地200亩,种植长杆白菜400万斤,生产酸菜280万斤,预计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以上,带动黄毕、洋墩、黎处三个村村财增收约80万元。

和黄毕洋酸菜一样,一口“酸”味,带出富民产业的,还有浦城酸枣糕。浦城酸枣糕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制作技艺已传承数百年。据《浦城县志》记载,清代时期,当地商人常将酸枣糕作为特产馈赠往来客商,使其声名远扬。如今,在浦城县富岭镇、水北街镇、濠村乡等山林茂密、野生酸枣资源丰富的乡镇,仍保留着制作酸枣糕的传统技艺。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浦城酸枣糕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双同村现存野生酸枣树上百棵,村民们仍保留着明清以来代代相传的传统制作工艺,延续着这口‘乡愁’的味道。”富岭镇党委宣传委员马超介绍说,近年来,得益于文旅融合发展,双同村将酸枣糕制作融入了民俗体验活动中,也成为了备受游客青睐的伴手礼,如今,村里正探索如何以“非遗+旅游+电商”的方式,推动实现酸枣糕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双同村制作、销售酸枣糕20多万斤,销售额可达400余万元。

不仅如此,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浦城三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将传统酸枣糕与丹桂、灵芝等当地特色相结合,碰撞出全新口味的新产品,提升着这款地道特产的附加值。

“三宝”增值

丹桂、薏米、灵芝拓宽致富路

为58家优质茶商、茶企授牌“丹桂花茶品鉴店”,“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开放使用并与当地13家茶企签约共享“丹桂红茶”专利技术……浦城,是“中国丹桂之乡”,自古有“万担茶县”的美誉,在第6个“国际茶日”当天,浦城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以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激励着丹桂与茶深度碰撞出更热烈的产业之花,如今,“聚琛园”“浦枝桂”等丹桂红茶日渐成为市场新宠。

在福建木樨园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生产一款以浦城薏米为原材料的薏米粽,这款口感独特的薏米粽自开发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浦城薏米2008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福建省极具特色的“土特产”和“福九味”道地中药材。官路乡作为浦城薏米的主产区,全乡种植薏米8000余亩,产量大约1600吨,不仅作为原材料被销往康莱特、仙芝楼等知名企业,也通过引进企业投资合作的方式,开发生产精装薏米、薏米酒、薏米糕、薏米水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薏米产业产品附加值。目前,打造集薏米特色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包装、仓储、物流、交易、展示为一体的薏米产业园区项目也正有序推进中。

仙芝科技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祝贺武平这家企业上榜~

灵芝种植基地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的每块基地都远离人类生活区2公里以上,生长期内拒绝任何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全部按有机标准进行全程养护管理……”日前,在九牧镇有机灵芝种植基地,仙芝楼基地部经理刘国辉正向游客介绍仿野生栽培灵芝的生长条件。一场以“三江源头上品仙芝”为主题的有机灵芝溯源之旅,吸引了来自深圳、珠海、惠州、南京等地的游客深入有机灵芝种植基地、仙芝科技交流中心探秘灵芝与浦城文化。近年来,该公司立足于灵芝产业,以科技赋能企业发展,开发中医药灵芝在医、养、食、游全领域发展,实现一、二、三产有效融合。近三年实现产值3.4亿元,纳税2331万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数百人次,在浦城累计建立1.5万亩灵芝标准化有机种植基地;不断优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开展农户就业培训并安排到基地劳动,帮助10多个乡镇实现村财增收,带动5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标杆。

发布《浦城大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浦城薏米白皮书》,为浦城大米、浦城薏米品牌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丹桂的香甜与茶的醇厚碰撞出独特的口感,解锁丹桂产业新发展;黄毕洋酸菜与匡山酸枣糕,正因“乡愁”的味道破圈而出;灵芝则在仙芝楼的自主创新中,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建立全产业链条……如今,浦城正立足这“一优两特三宝”产业布局,以生态优势为墨,以特色农业为笔,推动科技创新与品牌赋能,做好“土特产”的“新文章”,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关问答

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怎样?_天涯问答_天涯社区

[回答]成立于2009年12月,总投2亿元人民币,占地238亩,属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他们家仙芝楼这个牌子已经是中国10大灵芝品牌之一了。仙芝楼得到了国家的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