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猫文化科技 他在寻找,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用户投稿 18 0

他在寻找,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文/图

“‘考古界的海底捞船工程’浏览量过千万,点赞量也快40万了,怎么做到的,我们要认真梳理。”前几日,成都古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汤诗伟与团队成员讨论着。

他们的抖音号从去年6月开始正式运行,这是到目前为止发出的100余条稿件中浏览量和获赞量最高的一条。

成都古猫文化科技 他在寻找,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团队点赞量最高的一条稿件

到底为什么火?

讨论下来, 大家都认同的一个结论是:“观众还是喜欢在轻松的氛围中,看到更有‘专业性’的解读。”

这正是这个团队的强项——创始人汤诗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团队中四分之一的人也都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考古专业。

这群人正聚在一起,探寻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为什么会选择考古这条路?

“这是另外一种美。”

“不刻意提起,很少有人能想到我是理科生。”汤诗伟,四川绵阳人,因奥数获奖被保送北大的理科生。

为什么会去“考古”?他用“阴差阳错”和“命中注定”来描述。

当时的他,保送时可选择数学和考古这两个专业。到底选谁?他决定去北大校园里实地看一看。“在北大碰到两个打球的师哥,聊得很投缘,其中一位告诉我‘要是我选择,肯定不会选择数学系’。我听进去了。”选择考古专业后,发现这位师哥是考古系的学生会主席。

“命中注定”,是虽然自己感觉被师哥“忽悠”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这是另外一种美。”中学时代的汤诗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是枯燥乏味的。“来了北大才发现,数学的美来自于逻辑推演,而历史的美则是建立在人和人的心理之上。这并不枯燥,反而很有趣。”

大学毕业之后,他顺理成章与文博工作结缘,来到成都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这一待,就是15年。15年时间,他成长成为了成都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方案设计,是他的主要工作。聊到这个话题,汤诗伟兴趣满满。雅安观音阁等省内不少重点古建筑的保护方案,都出自于他之手。

“古建筑的修缮讲究原工艺、原形式、原材料,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去了解他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他说。15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历史文物有了更深入的见解。也让他深深感知到:历史和博物馆是有趣的。

“我辞职创业跟自己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正是在跟一大帮文科同学和大牛教授们的接触中,让曾经不理解‘文科有啥用’的我,对历史和人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让我打开了人文之窗,突破了理科线性思维的局限。”他说。

怎么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有趣”?“我觉得需要走出来。”

最终,汤诗伟选择放下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走到台前,投身到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事业中来。

让博物馆流行起来

“我的KPI,就是让短视频变得有趣。”

这类知识的普及该怎么做?2019年,汤诗伟把思路定为“让博物馆流行起来”。也正是这一年,他正式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来。

公司的logo是一个甲骨文的“鼎”字。“这个字看起来有点像一只猫,我们又是以考古科普为核心思路的公司,那就叫做‘古猫’吧。”

既然是普及考古知识,自然要选择当下最流行的方式。短视频传播方案成为了他们的选择。2021年6月, 抖音号“古猫陪你去看博物馆”正式上线。

“江边散步见到金印章”“这个西夏大妹子你肯定打不过”“镇墓界F4四大神兽”……翻看他们所做的短视频产品,标题就颇有“网感”。

成都古猫文化科技 他在寻找,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工作人员在短视频平台查看自己的作品

“不仅仅是有趣,我们的解说都是考古科班出身的同事,认真查询资料之后写出的文案。”汤诗伟说,专业的博物馆机构为了追求严谨,把话说得四平八稳,让人提不起兴趣;而一些能侃的导游、解说,讲解天花乱坠,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内容经不起推敲。

“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痛点。”他说。团队成员赵宏文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他负责短视频的解说和剪辑。“我的KPI,就是让短视频变得有趣。”

初期的视频创作过程是痛苦的,刚开始尝试发布的短视频,浏览量始终超不过500。“心态要崩”成为了赵宏文的常态。“和长视频不一样,短视频一定要学会舍弃,在几分钟时间里,把最有意思的点表达出来。”厘清思路之后,他渐渐找到了“感觉”——在内容上“抓大放小”,直奔亮点,并在解说中设计了一个“捧哏”角色“古猫”。一个声音认真解说,捧哏“古猫”从旁边提出一些好玩的问题。“让大家在轻松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就学到知识。”

3个月的磨合后,视频的浏览量开始明显上涨。如今最高的一条稿件浏览量已经突破1000万。

成都古猫文化科技 他在寻找,互联网时代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

团队正在讨论的新的传播方案

打造一个文创产品生态

“希望更多人一起来探索。”

当下,公司更需要思考运营模式。汤诗伟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商务端和消费者端同时走。

与上述提到的抖音短视频传播的消费者端业务不同,商务端业务,公司已运营得比较成熟:为博物馆等机构提供智慧化服务。如云上博物馆、智慧文物保护、观众票务服务等。“这个业务已经开展到了全国,比如南京城墙的‘云享城墙’服务就是我们提供的。这个版块营收已经破千万元。”他表示,毕竟在这个行业积攒了很多年的资源,商务端的发展一直很顺利。

消费者端的运营模式应该怎么去完善?他的思路是打造一个类似小米生态的“文创产品生态”。“文创产品做得最好的是故宫。而故宫能做得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故宫’。这个大IP,只要能放开权限做,就很容易出爆款。这个核心竞争力没法复制。”

怎么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汤诗伟的想法是“文化+性价比”——将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融入到日常用品中去。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用故事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保持产品的低价和产品力。“利润率压低,产品力起来,再讲好文化故事,我觉得能获得很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文创产品的带货也是一个途径。此前该公司与三星堆博物馆合作带货的古法制玉套装,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跟圆明园、敦煌、兵马俑等100余家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后也可以开发更多这类纯文创产品。”

当下,汤诗伟更想看到的,是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他认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就难以形成气候。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让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得更好,我们也才能有更多机遇。

“中国的历史故事,哪里讲得完,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风口’。希望能有更多伙伴加入进来,一起探索文物科普的全新打开方式。”汤诗伟说。

【对话】

一起来把文物科普这个“小众”事业做成“大众”

记者:从原单位跳出来创业,会不会有不适应?

汤诗伟: 要是我再稍微犹豫一下,拖到2020年估计就不敢出来创业了,毕竟疫情影响下敢有大变动的人还是少数。

但自己回过头来看,还是认为更喜欢现在的选择。毕竟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情是我喜欢的。兴趣驱动下的选择,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

记者:你大学学习的具体方向是古建筑,怎么看待当下古建筑的保护情况?

汤诗伟: 有做得好的,有做的不好的。比如之前一些地方在文化遗产的修复上,过度处理,改得五花八门,这就不是在保护而是在破坏了。究其原因,是修缮项目的设计施工团队的不专业造成。

我们做文物科普的目的,也就是让大众对这个领域有更专业的了解,懂的人多了,这种不好的情况就会变少。

记者:长远看,希望自己的文物科普能做到什么高度?

汤诗伟: 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果,是大家一提到“谁陪你去看博物馆”?就想到我们。不仅是线上,我们在线下也在尝试一些新的研学项目。

比如之前在温江陈家桅杆举行的仿古建筑搭建活动,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去完成榫卯结构的搭建,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古代人的智慧。“双减”政策下,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将有不错的市场空间。

目前看,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伙伴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来把文物科普这个“小众”事业做成“大众”。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华社成都7月19日电 题:采访札记: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华社记者黄垚、姜琳、李倩薇

“结构性矛盾”“基层岗位招人难”“找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是记者近日在四川用人单位、高校、人社部门等方面调研就业时经常听到的话。

不过,记者采访接触到的新职业从业者,则透露出另一种乐观。

做地产销售几年后,希望寻求突破的李小悦决定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从最开始一点点学习整理收纳知识技巧,到技术纯熟信手拈来,如今她已能在接单后带领收纳师团队上门接受咨询并预采,了解客户痛点,根据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制定解决方案。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催生出不少新职业。整理收纳师是一个有别于传统保洁的新工种。“有些客户一屋子都是手办、也有的爱买鞋、有的一家就养了好多只猫……”李小悦说,除了基本整理收纳外,还需要具有相应审美,帮助客户展示个性。

李小悦所在的公司位于成都,该公司的整理收纳师构成十分多元,有音乐专业毕业生、退役军人、前国标舞老师、家庭主妇等。她说:“顾客需求多种多样,收纳师个人的专业背景、阅历、生活品位都可以成为工作助力,总有用武之地。”

对于越来越细分的市场需求,李小悦十分看好行业前景。她认为,除了提供更精细的整理收纳服务,以后公司还可以开拓家庭一站式服务、个性化家具保养、企业办公空间整理,甚至开发亲子活动课程。“把兴趣当成工作还能赚钱,而且还能不断获得新技能,感觉很有价值。”李小悦十分满意目前的工作生活方式。

去年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有些是市场需求催生,也有由传统职业衍生,创造了就业新空间,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验房”这一工作在房地产行业中早已存在,验房师在去年被正式纳入新职业。

44岁的丁跃彬有多年做监理的经验,3年前因为看到成都年轻人越来越多、验房市场需求加大,于是转行做了职业验房师。

从工作内容看,丁跃彬并没有感觉到太大变化,只是更加精细了——提前联系客户确认上门服务时间,检查包括水电、墙地砖平整度、成品门窗等167个小项,把存在问题的项目贴在相应点位……

变化的地方主要是心理感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问题验出来,很有成就感。曾经有套房验出大小几百个问题,客户很惊讶,连连说‘验得真细’。”丁跃彬说。

对于行业前景,丁跃彬并不十分确定,“毕竟新房会越来越少,需求也会下滑。”不过他并不着急,“自身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即使再回去做监理也行,但验房师经验的确让我收获很多,包括不少新体验、新经验。”

成都古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汤诗伟,曾经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发挥专业优势,2021年他开始钻研博物馆研学。

“第一点要有趣,好玩。”在汤诗伟看来,博物馆研学不能做成补习班,得让孩子们愿意去。

在三星堆模拟考古,把金面具、青铜大立人埋在土里,教授正确的挖掘方式;在宝墩遗址实地查看哪里是内墙、哪里是外墙,洪水来了怎么办;在“月光宝荷”营地认知斗拱、观音寺结构,并在木工坊进行复制……

这个暑假,汤诗伟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团队十分忙碌,“汉字展”“小鲁班独立团”“天府之国诞生记”等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汤诗伟希望在研学这个新领域,实现理想、也更有作为。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新职业行列,不管他们将其当作“避风港”“新风口”抑或“新天地”,在每一个赛道上,只有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善于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学习提升,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新华社

相关问答

古猫博物馆线上讲解怎么使用?

1.打开手机或电脑上的浏览器,输入古猫博物馆的网址,并进入官方网站。2.在网站上找到线上讲解服务的入口,并点击进入。3.选择您想要了解的展品或展览,并...

古猫兽进化史?

古猫兽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其进化历史可以追溯到约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最早的古猫兽是小型的树栖动物,后来逐渐演化出更大的体型和更强壮的四肢,适应了陆...

古猫兽的祖先是谁?

小古猫(学名:Miacis),又名细齿兽,被认为是犬科动物与猫科动物的共同祖先。尽管被俗称为“小古猫”,但它并非猫类,甚至不属于猫型超科。早期食肉类的灭绝...

猫在古埃及的地位?

在古埃及,猫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动物,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崇拜。以下是猫在古埃及的一些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神圣象征:猫被视为女神巴斯特(Bastet)的化身,巴斯...

遇一老太太逗猫,上前问:老太太答:古捣猫尼!老外大惊,连老...

[最佳回答]“古捣猫尼”在老太太来说意思是“和猫玩呢”,在老外听来是“goodmorning”“俺莱芜有”在老太太来说意思是“我们莱芜有地瓜干”,在老外听来是“I...

古猫吃的是什么?

古猫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和鱼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由于古猫是野生动物,它们需要捕猎自己的食物,因此它们的饮食取决于它们生活的环境和可获得的猎物种...

猫的自述作文_作业帮

嘻嘻,想必大家都认识我吧,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动物——猫.我毛色艳丽、天资聪颖、善解人意、体态俊秀、活泼可爱,自古以来是人们宠爱的伴侣动物之一。我和其他驯...

亚洲古猫品种?

狸花猫,原产于中国,属于自然猫,是千百年来经过自然淘汰而保留下来的品种。体格健壮,捕鼠能力强,有野性。被毛上有黑灰色的条纹,形如虎皮,因此又被称为“中...

古埃及对猫的称呼?

在古埃及、猫是太阳神拉的正义化身,也是战争女神赛克迈特的勇猛具象,更是欢愉女神贝斯特最形象的代表。在爱猫的神殿里,古埃及人是最虔诚的圣徒。古埃及的...

做梦总是梦见猫是怎么回事

[最佳回答]女性与猫的某种行为很类似,她们慵懒、漂亮而又可爱,猫头人身的猫女神Baster是掌管爱情和生育的女神,但到中世纪的时候,又被称为巫婆皇后,让人联想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