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合盛蜂鸟科技 全市仅10家 郫都企业蜂鸟智造上榜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用户投稿 17 0

全市仅10家 郫都企业蜂鸟智造上榜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日前,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发布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拟立项项目公示名单。其中位于郫都区的双创企业——成都合盛蜂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鸟智造”)作为电子信息智能硬件概念验证及中试熟化服务领域的唯一机构,被评选为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智能硬件创业难,智能硬件产业孵化就更难了。”蜂鸟智造作为智能硬件产业孵化的佼佼者,到底如何为智能硬件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资源服务呢?近日,记者走进该企业,探寻答案。

成都合盛蜂鸟科技 全市仅10家 郫都企业蜂鸟智造上榜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成都合盛蜂鸟科技 全市仅10家 郫都企业蜂鸟智造上榜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瞄准区域主导产业

聚集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

孵化器是创新创业者的摇篮,是企业的家园。作为致力于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蜂鸟智造已然成为众多智能硬件企业的“娘家人”。成都市级科技创业苗圃、中国百家特色载体、成都市双创载体发展标杆、四川省级众创空间、成渝双城十大特色创孵载体、菁蓉创孵之星等资质荣誉称号,是蜂鸟智造一路走来的最佳见证。

蜂鸟智造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目前项目投运面积已达1.1万平方米,由郫都区政府牵头,菁弘投资集团、TCL创新事业部核心成员、产业专家等筹建运营,是国内首个智能硬件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平台。

蜂鸟智造创始人田勇介绍,投运4年以来,蜂鸟智造围绕电子信息智能硬件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需求,打造“蜂云”创新加速引擎,构建以“工程验证中心、商业验证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三中心,“创新资源融合系统、产业资源导航系统”两系统,“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仿真验证、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供应链设计”六服务,以及一基金为核心的中试服务体系。为极米科技、臻识科技、凡米科技、合盛高科、六零加等1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专项服务。截至目前,注册入孵企业超50家,总产值1.77亿元,2021年新增知识产权83项,全方位助力企业实现智能硬件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打通“两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商品化,蜂鸟智造构建市场化、专业化、中台式的中试研发平台——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为基点,集聚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中心、西门子、TCL电子等产业发展配套资源要素,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创新性采用“中试服务+孵化”“人才实训+投资”的双轮驱动服务模式,深化校地企合作,形成集知识产权运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投融资设计、创业商业咨询为一体的智能硬件产业链生态圈。

蜂鸟智造不仅解决了企业早期普遍存在的技术市场化验证缺失、硬件配套不足、人才匮乏等发展问题,还加速了智能硬件科技成果转化、量产商业化进程,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更高更快更强发展。

展望未来,田勇表示,蜂鸟智造将以郫都区蜂鸟基地为抓手,不断探索和提高创新服务模式及能力,遴选、聚集更多优质的创新资源、供应链资源和市场资源。为进一步建立“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西安+重庆+德阳”等多区域联动的智能硬件概念验证及中试熟化服务基地,实现垮区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邓虹

打造“一中心两基地”服务平台,蜂鸟智造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桥梁

成都合盛蜂鸟科技 全市仅10家 郫都企业蜂鸟智造上榜2022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智能体温枪、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编程机器人……走进菁蓉镇企业成都合盛蜂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鸟智造”),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多个入驻的孵化项目在这里研发、小试、中试新产品。“从一楼到四楼分别有共享贴片工厂、共享生产线、中试车间、智能硬件展厅等。”蜂鸟智造创始人田勇向前来咨询的初创企业介绍蜂鸟智造工厂的分布以及运营模式。几家初创企业的负责人了解后非常满意,他们坦言,“初创企业在制造资源上很受限制,大企业不愿接小订单,小作坊的制造质量又得不到保障,而蜂鸟智造刚好能解决企业的这些痛点。”

蜂鸟智造共享中试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由原TCL创新事业部团队核心成员领创,聚焦初创硬件企业制造平台缺失和供应链脆弱等行业痛点,通过整合TCL、联想、品胜等大企业产业生态圈资源,打造“一中心两基地”服务平台,构建智能硬件设计开发、产品验证、初试、中试和批量生产一体化服务体系,快速解决创新产品从研发设计到投入市场的周期问题,为中小企业更快融入大企业研发、供应体系搭建桥梁。

“陪跑”智能硬件初创企业 提供中试试产及供应链服务

“制造平台缺失,供应链资源匮乏,这是初创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田勇说道,为此,蜂鸟智造建立中试熟化&样机中心,设置中试技术服务平台和快速样品制造中心,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和创业团队实现从产品概念向工业化、产品化快速转化,服务覆盖科技成果的Demo、初试、中试、小批量生产的全链条流程。如此以来,这不仅仅解决初创企业制造资源的问题,还通过调动大型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资源,以产业链资源、制造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为运营模式,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为智能硬件初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共享服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入孵企业合盛智联研发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依托蜂鸟智造进行产品验证、中试熟化、对接市场资源,与移动公司合作,成功打造成都移动首个5G双千兆智慧平安小区“美立方小区”。目前,蜂鸟智造已为成都84家科创项目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其中包括为极米科技(2021年登陆科创板688696)、臻识科技(科创板申报中)、凡米科技(瞪羚企业)、合盛高科(瞪羚企业)等科技创新企业,先后荣获“中国百佳特色载体”“成渝双城十佳特色载体”的称号。

创新联合体孵化模式 对接企业个性化需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孵化是汇聚新动能的重要源泉。蜂鸟智造通过不断探索“共享中试基地+共享产业联盟+股权投资+联合办公室+金融服务联盟”的孵化模式,为入孵企业提供了供应链、产业链资源和专业技术咨询、产业合作及投融资等多元服务。

同时根据联想、TCL等大企业的个性需求,精准匹配创业企业和创客团队,通过从后端到前端的反向孵化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譬如,蜂鸟智造为凡米科技首个智能母婴产品进行产品定义、功能定义、结构及电路优化,并从早期的样机验证、小试、中试熟化,到后期的小批量生产都全程参与。此外作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桥梁的蜂鸟智造,还为凡米科技对接了成都联想、成都TCL、成都品胜电子等优质产业链资源,为企业解决OEM瓶颈资源。目前,蜂鸟智造已获评四川省众创空间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示范行动实施以来,入孵企业达到50家,实现营业收入4700余万元,带动近300人就业。

深化产学研用融合 聚焦创新成果转化

人才是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是“产学研用”合作链中的灵魂。蜂鸟智造深谙这个道理,为此,蜂鸟智造利用在中试熟化和创业孵化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众多案例,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合作开展产教融合实训,建立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从真实项目案例入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涵盖研发设计、产品打样、试产分析、中试熟化、批量生产、市场拓展、产品优化的全流程闭环实习培训,提升产品分析、供应链整合及市场把控能力,为大企业定向培养硬件研发、项目管理等专业型技术人才。示范行动实施以来,已开展产教融合实训10余场,培训近千人次。

蜂鸟智造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桥梁的创新创业场景,仅仅是郫都区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的一个缩影。据成都双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郫都区示范行动总投资91.19亿元,在研发和供应链等环节支持带动中小企业93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产品47个,共同研制技术标准3个,攻克技术难点89个,投资中小企业技术成果7个、投资额1.08亿元,创造就业机会9248个。

记者 邓虹 成都双创管委会

相关问答

郫县合盛蜂鸟公司怎么样?

郫县合盛蜂鸟公司是一家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从工作环境来看,公司内部氛围和谐,员工之间互帮互助,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该公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